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市丰台区歌厅坐台小姐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北京市丰台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10月~12月北京市丰台区CDC性艾科对辖区内歌厅的坐台小姐进行了艾滋病综合监测,大部分是综合监测的数据结果,分析时也将歌厅只坐台不出台的小姐纳入分析。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丰台区辖区内12家歌厅,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歌厅内270名坐台小姐进行调查。1.2调查方法对坐台小姐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对与客人有过性交易等高危行为的小姐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采血进行HIV及梅毒的检测。1.3检测方法HI…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娱乐场所暗娼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北京市娱乐场所小姐中开展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干预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估。方法深入娱乐场所,通过“击鼓传花”、“握手”两个游戏向性服务小姐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加深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概念。结果轻松愉快的干预形式受到干预对象的欢迎,干预组比未干预组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P〈0.01)。结论有效的干预活动可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 D3R)激动剂ML417和拮抗剂GSK598809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影响,探讨D3R在METH成瘾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D3R基因敲除(D3R-/-)小鼠以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敏化模型,观测D3R激动剂ML417和拮抗剂GSK598809对METH诱导的行为敏化的影响。结果 D3R激动剂ML417(1 mg/kg, ip)和拮抗剂GSK598809(5 mg/kg、10 mg/kg, ip)均可减弱METH(2 mg/kg, ip)诱导的WT小鼠行为敏化(P<0.05),但在对照组D3R-/-小鼠中并无此作用。结论 D3R激动剂ML417和拮抗剂GSK598809均可通过单一激动或拮抗D3R的方式,减弱METH诱导的WT小鼠行为敏化,D3R可能成为治疗METH成瘾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4.
性乱人群的高危性行为是传播艾滋病病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了解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及HIV/STD感染的基本情况,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为此,2005年1~12月对性病门诊的就诊者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2006—201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潜在减寿年数,为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200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伤害死亡特征,分析变化趋势,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200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老年人死因顺位中伤害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伤害平均死亡率为92.02/10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伤害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伤害死因顺位前三位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老年男性和女性伤害死因首位均为意外跌落,但老年女性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为自杀。老年人的伤害潜在减寿年数从242.50人年增长到305.00人年,呈上升趋势,伤害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为5.38人年左右。结论 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伤害死因首位为意外跌落,老年女性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为自杀,应针对伤害发生原因和老年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报告的原因,探讨降低不规范编码报告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北京市某区医疗机构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上报死亡个案信息中201例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进行复核,通过调阅病案及家属访谈的方式了解死亡患者生前病史、疾病诊疗情况及临终前的症状及体征,综合判断死亡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推导出死因链及根本死因,将数据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复核前后根本死因编码的变化情况。结果 追溯出可替代不规范编码的根本死因112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51例,损伤中毒13例,恶性肿瘤12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7例,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6例,精神和行为障碍5例,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各3例,皮肤病2例,先天疾病1例。复核后剩余不规范死因共89例,较前减少了55.72%。结论 死因链追溯不完整是导致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的主要原因,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死因链填写完整性是减少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病毒性传染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共报告由病毒性引起的传染病10种20400例,累计报告4例死亡病例,年度报告发病率为5 247.20/10万.总体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河东地区高于河西地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结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需重点防控的病毒性传染病,需结合流行特征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1989-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描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的时间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全病种与持续监测病种发病、死亡趋势的相关关系。结果 1989-2016年,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由778.43/10万下降到170.91/10万,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构成上升;艾滋病发病率由0.26/10万上升到5.77/10万,梅毒发病率由0.14/10万上升到18.24/10万;肺结核发病顺位由第4位升至第2位,梅毒由第5位升至第3位;全病种与持续监测病种发病、死亡趋势一致(发病:r=0.989,P<0.001;死亡:r=0.924,P<0.001);死因顺位前3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2004-2016年甲乙类传染病粗死亡率由0.59/10万上升到1.59/10万,标化死亡率由0.75/10万下降到0.54/10万。结论 28年间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持续监测病种较全病种年均死亡率上升更明显;细菌性痢疾、肺结核、艾滋病与梅毒是丰台区甲乙类传染病中应重点防控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7年本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实施1年后疫情报告工作水平,检验当前工作规范及标准的可行性及效果,为进一步修订"本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方法,对2008年的疫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丰台区医疗机构2008年传染病报卡平均漏报率为8.80%,平均准确率为73.19%,平均完整率为98.93%,平均迟报率为0.01%.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2005年(依次为15.31%、62.67%、90.11%、1.23%).结论 2007年"本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丰台区传染病报告质量,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女性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类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危险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A区(近郊)和B区(远郊)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7名研究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2%。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70.6%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12.4%从未使用安全套、29.9%有时使用、53.1%每次都用。最近一周平均接待3个客人。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存在艾滋病感染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