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觉训练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觉训练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增视能视觉训练系统软件对3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视力达0.9以上、立体视功能异常患儿行20天立体视功能训练。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和同视机检测其训练前后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和远立体视锐度。结果训练前近零视差达60″2例,占6.67%;交叉视差达100′2例占6.67%;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锐度均无正常者。训练后近零视差达60″10例,占33.34%;交叉视差达100′10例,占33.34%;非交叉视差达100′5例,占16.67%;远立体视锐度达60″14例,占46.67%。治疗前后立体视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1)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远近立体视功能均有程度不同损害;(2)应用增视能软件进行立体视觉训练显著改善了远、近立体视觉;(3)改善敏感的顺序依次为远立体视锐度、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及微小核糖核酸181b(miRNA-181b)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 检测比较两组血清miRNA-21、miRNA-181b表达水平。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科后均接受规范化治疗,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精神症状, 监测、收集、比较患者入科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血清miRNA-21、miRNA-181b表达水平及PANNS评分,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21、miRNA-181b表达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miRNA-181b表达水平分别为(2.41±1.12)、(15.62±2.26),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3±0.37)、(8.11±0.98)(t=8.07、17.67, 均P < 0.001);随治疗时间的延长, 研究组血清miRNA-21、miRNA-181b...  相似文献   
3.
刘茜  王茜  郑小楠  李贺  李力  王鹭 《中南药学》2009,7(5):356-360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中硫普罗宁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LC/MS/MS(ESI源)测定硫普罗宁的血浆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硫普罗宁线性范围为25.0-5000ng·mL^-1,定量下限为25.0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15%以内。应用本法测得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200mg硫普罗宁胶囊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为(4.20±1.01)h,t1/2为(5.61±4.42)h,Cmax为(4456±2447)ng·mL^-1,AU C0-24h为(20566±9902)ng·mL^-1,Ke为(0.173±0.094)h^-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血浆中硫普罗宁浓度。  相似文献   
4.
王鹭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729-3731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对肺结核知识了解情况,探讨在学校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减少高三学生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恐惧和心理压力。方法干预前,对太原市三所高中高三学生共2002人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学生用无记名的方式独自填写,现场收回。用发放资料和进入班集体讲解专业知识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1个月,同样的问卷对同样三所高中高三学生检验干预效果。被调查学生用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当场收回答卷。比对干预前后的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前,56.00%的人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31.53%,88.63%的人提到结核病感到恐惧焦虑;干预后,99.69%的人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8.84%,94.73%的人懂得用肺结核知识缓解压力和恐惧。结论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这一高危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消除高三学生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焦虑恐惧,有效控制肺结核在高危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西汉、壮、瑶族儿童体能发育情况及其与血清IGF-1,IGFBP-3的关系,为儿童的体能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3-2015年采用序列研究法对广西汉、壮、瑶族7,10,13岁的健康儿童进行调查,各民族每个性别各年龄组50~60人,并进行2年追踪,获得7~15岁儿童498人相关资料.调查项目包括肺活量、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和血清IGF-1,IGFBP-3水平.结果 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相比,汉、壮、瑶族7~15岁儿童肺活量水平均上升,壮、瑶族儿童斜身引体下降,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大部分组别均上升,而汉族儿童则多为下降.血清IGF-1,IGFBP-3平均水平分别为39.84~195.48 μg/L和32.95~100.63 μg/L,基本均于13岁组达高峰,大部分组别IGF-1,IGFBP-3存在民族差异(P值均<0.05).IGF-1,IGFBP-3与部分体能指标有中度相关(P值均<0.05).结论 广西壮、瑶族儿童体质健康水平逐渐提高,汉族则为下降趋势,血清IGF-1,IGFBP-3与体能发育可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cystatin C-base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CysC)对人工肝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364例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住院患者,根据28 d死亡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69例和死亡组95例,分析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对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CysC水平低是HBV-ACLF患者28 d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风险比=0.987;95%置信区间:0.979~0.996,P=0.003)。基线eGFR-CysC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r=?0.439,P<0.001)、MELD联合血清钠评分(r=?0.481,P<0.001)和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Chronic Liver Failure Consortium ACLF, CLIF-C ACLF)(r=?0.340,P<0.001)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示基线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使用人工肝治疗后的eGFR-CysC值判断患者28 d死亡与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9、0.697、0.716、0.749(P<0.001),eGFR-CysC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0.620、67.525、61.725、64.685 mL/(min·1.73 m2)。  结论  eGFR-CysC水平能辅助评价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死亡率,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南山区学龄前儿童感觉加工能力。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深圳南山区84所幼托机构儿童的家长发放“简式感觉剖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男童与女童比较,男童的味觉/嗅觉敏感性(P=0.007)、运动敏感性(P=0.005)、低反应度/寻求感觉(P<0.001)、听觉过滤(P<0.001)得分低于女童。3岁组儿童运动敏感性、低反应性/寻求感觉、听觉过滤因子分较低,5岁组儿童运动敏感性(P<0.001)、低反应性/寻求感觉(P<0.001)、听觉过滤(P<0.001)、精神不振/虚弱(P<0.001)因子分较3岁组与4岁组儿童高。运动敏感性、低反应性/寻求感觉、听觉过滤、精神不振/虚弱因子分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结论 男童的感觉加工困难程度高于女童,学龄前儿童的感觉加工变异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62.5 mg咪喹莫特乳膏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探索苦参和土茯苓联用外治银屑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银屑病进行期和复发期的小鼠模型,结合HE染色,评价其外治银屑病的作用;其次采用免疫组化研究苦参和土茯苓联用对银屑病的核心病理机制——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与皮肤免疫微环境正反馈环路的干预作用;最后利用代谢组学探索苦参和土茯苓联合外用是否通过调节银屑病中炎症、脂质相关代谢通路等治疗银屑病。结果 苦参和土茯苓联用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有效减弱小鼠银屑病痊愈后复发,药效与本维莫德相当,并且抑制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皮肤中T细胞的数量,调节花生四烯酸、鞘脂、色氨酸、苯丙氨酸等代谢通路。结论 苦参和土茯苓联合外用通过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皮肤中T细胞的数量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调节代谢干预其复发,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减缓银屑病复发的潜在外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孙宇  朱琳  董梁  王鹭  孙辉  王妍 《转化医学杂志》2018,7(6):367-370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失调是重要原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调控多种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内物质代谢,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作者综述了lncRNA在NAFLD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成人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成人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情况。方法对35例18岁以上的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矫正眼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进行检测。用同视机测定视远双眼单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图谱测定近立体视锐度。结果3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8例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范围50″~400″;仅1例通过同视机Ⅲ级功能检查,2例术后仍无双眼单视。5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2例获得同视机Ⅰ~Ⅲ级功能及400″近立体视。结论一部分成人斜视患者手术矫正眼位后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双眼视觉。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获得视近双眼单视的可能较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