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填塞法用于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腔的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采用填塞法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后定期换药、随访,观察颌骨囊肿愈合情况和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全部愈合,常规全景X光检查,骨腔变小、密度增加,囊腔初步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填塞法用于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腔的保守治疗,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最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纯静脉皮瓣术后第1~7d的血管网面密度高于动脉皮瓣(P<0.05)。结论: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及血管网密度变化与动脉皮瓣不同。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及其严重程度与HLA-DRB1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一多基因遗传的免疫性疾病,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间歇、轻、中、重度发作。HLA在不同种族、民族和地区间分布不同。我们用PCR-SSO技术,研究内蒙地区汉族儿童BA间歇和重度发作与HI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旨在探讨其发病机理和防治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对红内期约氏疟原虫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的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影响。方法:通过ELISA和Griess反应,观察疟原虫感染早期宿主体内细胞因子和NO对红内期虫体血症的影响及其效应。结果:疟原虫感染早期随着以IFN-γ分泌增加为主的Th1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过程,NO合成逐渐增加,红内期原虫血症受到抑制,一旦解除高水平NO的作用,虫体的增殖能力即可迅速得以恢复。结论:NO通过抑制裂殖子的侵袭力发挥抗红内期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腾  王继春  张春燕 《首都医药》2004,11(14):36-36
患者,男,34岁,因进行性肢体力弱3月加重伴心悸、气短一周住院。患者于3月前感觉四肢无力,抬头困难,逐渐发展至手不能持重物,抬臂费力,行走时易摔倒,近一周出现站立行走困难,伴胸闷、心慌、气短住院。入院查体:体形偏胖,慢性病容,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叩诊心界左下扩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收缩期杂音,呈高调音,并向左腋下传导,四肢肌肉无萎缩,上下肢肌力Ⅲ级,无肌肉压痛及握痛牡缤际荆菏倚孕亩伲衣剩保保按危郑恍脑喑际荆鹤笫以龃螅獍昵岫裙乇詹蝗患〉缤际境始≡葱运鸷Γ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病例来源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32例,为病例组;未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温等,共计9项可能的发病相关因素予以收集记录。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排出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体温的变量及常数项的系数值(B),经检验,体温每升高1℃,促进热性惊厥发生的危险是原理的3.610倍(=3.610>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P<0.01),促进发病。而年龄每增大1mo促进热性惊厥发生的危险是原来的0.904倍;(OR=0.904<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P<0.01),阻止发病。结论:体温升高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大为其保护因素。应予以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验研究策略,选择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及其取得临床缓解期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诱导痰检查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痰IL-8、IL-17浓度。三组间均数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任意两组间比较用SNK法;并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经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含量、IL-8和IL-17含量均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2.16、135.69和24.28,均P〈0.05)。临床缓解期组诱导痰的中性粒细胞含量IL-8和IL-17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80、54.64和17.36,均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IL-8、IL-17均与中性粒细胞成正相关(均r〉0,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IL-8、IL-17均参与了哮喘的部分发病机制,对于哮喘病情变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选择90例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的频率和单次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短程惊厥组(51例)和长程惊厥组(39例),再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采集患儿惊厥发作后24~48 h内的脑脊液;以23例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手术前采集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各组脑脊液中NSE水平。结果长程惊厥组及短程惊厥组脑脊液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长程惊厥组更高于短程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在短程还是长程惊厥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发作可导致脑脊液中NSE水平升高,尤以长程惊厥及病毒性脑炎明显;脑脊液中NSE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后脑损伤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8岁.主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1月余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月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之后出现多尿,每日尿量大约2000~2 500ml,1 d小便14~15次,夜尿3、4次.喝水多,进食多,但体重减轻约5kg,有乏力,多汗.大便2~3次,为黄色糊状便含未消化食物.无发热,无明显易怒、烦躁.  相似文献   
10.
垂体性侏儒症为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之一,因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或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不足所致,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采用生物工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收到明显的效果。然而进口的生长激素价格昂贵,使一般患儿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多数学者相信特发性垂体性侏儒症多因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合成或分泌缺陷所致,而非垂体病变引起,应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后生长速度得到改善[1,2]。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药源更为缺乏,价格更为昂贵。本院自1992年采用吡啶斯的明与可乐定联合治疗特发性垂体性侏儒症,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