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2.
骨髓移植(BMT)已成为治愈白血病的基本方法。报告1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AMOL)用低分子量自然肿瘤抑制物(LNTS)体外净化骨髓作自体BMT成功。患者女,39岁。因头昏发热一周于1993年1月13日经骨髓检查诊断为AMOL。骨髓原幼单69.5%。经DAE方案(柔红霉素40mg/d×3,阿糖胞着0.1/d×6,足叶乙式0.1/d×6)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再2个疗程强化治疗。又HAE方案(三尖杉脂碱3mg/d×6代替柔红霉素)1疗程后作自体BMT。入院时心肺听诊(一)。肝脾淋巴结不肿大。胸膝位见6、12点陈旧性肛裂。Hb112g/L,WBC4.2×109/L…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与大鼠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 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雌雄各20只,按体重和取样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12h、24h、3d、7d、14d、21d的各实验组(给予pUDKH,2.0mg/kg)和注射后3d取样的对照组(给予PBS,200ul/只),依次将各组大鼠摘眼球取血后脱臼处死,按脑、心、肺、胸腺、肝、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肾、生殖腺、左腿肌肉、右腿肌肉的顺序取样。经典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各组织总DNA,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PCR方法检测其中的D肌动蛋白基因;巢式PCR检测各组织总DNA中pUDKH的分布情况;ApnL I酶切分离pUDKH分布阳性各组织中的pUDKHDNA和基因组DNA,巢式PCR检测pUDKH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 结果 各组织总DNA浓度与纯度均符合实验需要,并适于采用PCR或巢式PCR方法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及基因组DNA整合情况检测。巢式PCR检测显示,在各时间点的右腿肌肉与外周血、注射后3和7d的肝脏、3和14d的生殖腺、7d的胸腺、7和14d的MLN与左腿肌肉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阳性,而在各时间点的脑、心、肺、脾、肾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阴性。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UDKH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 结论 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各时间点大鼠体内各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谱。在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pUDKHDNA与基因组DNA发生随机整合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114例胃镜受检者的HP感染率,应用血清ELISA技术检测了HP菌株中CagA阳性数,并对该蛋白与慢性胃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54例HP阳性者中,CagA阳性25例,阳性率46.3%;胃炎、十二脂肠溃疡和胃癌组织CagA阳性率分别为27.3%,71.4%和85.7%(P<0.01),CagA阳性菌株感染者胃粘膜的炎症程度、活动度及萎缩、肠化与淋巴滤泡形成数均高于阴性者。证实了CagA在HP致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途径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只裸鼠大肠癌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bcl-2蛋白表达率及阳性细胞密度均低于肿瘤对照组,bax基因的表达情况则相反.结论 双歧杆菌可使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增强,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其抗瘤目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对Beclinl基因沉默的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Beclinl的siRNA,插入表达质粒,转染MiaPaCa-2细胞.采用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eclin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吉西他滨处理Beclinl基因沉默的MiaPaCa-2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成功获得Beclin1基因沉默的MiaPaCa-2细胞,转染后细胞的Beclin1 mRNA表达量从对照组的1.0下降到0.295;S、G2期细胞数减少,而G1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未受影响.应用吉西他滨处理后,Beclin1基因沉默的MiaPaCa-2细胞的S期细胞数进一步减少,而G1、G2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被抑制.结论 Beclinl表达沉默使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细胞周期发生改变,并影响吉西他滨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现阶段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患者等提供合理选择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死亡率,伤残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这一类别研究报告的不良反应较多,多数与合并使用的放化疗和移植前的预处理有关;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易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常用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的支持,此时虽然仍会出现一些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但不会出现 GVH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尝试治疗一些肝脏和缺血性疾病等,不良反应报道相对较少。②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和致瘤性报道,无 GVHD 报告。临床上见到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短暂发热和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偶有报道,有些不良反应与注射途径和部位有关。③胚胎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均表明有畸胎瘤的形成,尚未有关于直接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临床研究的报道。④神经干细胞移植多见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⑤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肛周瘘,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⑥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目前多数仍为方法的研究,无临床文献报道。动物实验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其后代会发生肿瘤,同时诱导过程中反转录病毒的使用对安全性的影响仍需研究。
  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间充质干细胞是继造血干细胞之后临床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目前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致瘤性等安全问题,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报到很少。从目前文献看,自体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由于目前多数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病例数不多,特别是干细胞不似普通药品或生物制品,各项研究采用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不尽相同,一项研究的数据不一定能全面反应所有同类干细胞的安全性,因此,干细胞的安全性需要随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青春型双歧杆菌刺激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产生的IL-6、IL-12及TNF-α的水平。方法 以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射于裸鼠腹腔,体外获取腹腔巨噬细胞,分别滴加兔抗鼠IL-6、IL-12及TNF-α单抗,然后以FITC标羊抗兔IgG孵育,最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巨噬细胞发出的荧光强度。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6、IL-12及TNF-α水平均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能激活巨噬细胞,使之分泌多量的IL-6、IL-12及TNF-α。  相似文献   
10.
脐血CD34+细胞扩增和改善其移植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脐血CD34+细胞对造血生长因子的扩增效应及其植入成人骨髓基质的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体系中对其进行体外扩增,并利用铺展贴壁实验研究其移植效率。结果:脐血CD34+CD38-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高于骨髓和外周血;在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存在的情况下,10~14天造血祖细胞可扩增近100倍,细胞总数超过500倍;但经2小时铺展贴壁后,仅有36%的脐血CD34+细胞植入经照射预处理的成人骨髓基质,若经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和IL-3预处理6~8小时后则有68.0%~89.6%的CD34+细胞植入基质。结论:细胞因子有可能在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数量,改善其移植效率,使脐血祖细胞在“质”和“量”上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