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共培养技术模拟体内肺组织微环境,探索树突状细胞(DC)在辐射损伤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与骨髓来源DC和/或脾T淋巴细胞培养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86和抗原肽识别复合物MHC Ⅰ/Ⅱ表达水平,T细胞活化标志CD69/28/152表达水平以及CD4+和CD8+亚群细胞数。结果 60Co γ射线照射的MLE-12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明显刺激DC细胞CD80/86和MHC II表达,但对T细胞无直接活化作用;6 Gy照射的MLE-12细胞与DC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48 h,T细胞CD69和CD28表达增加,CD4+和CD8+亚群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DC细胞出现CD86和MHCI特异性高表达。结论 辐射损伤细胞可刺激DC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并对T细胞进行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明补体在60Co γ射线单次20 Gy胸部照射所致小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60Co γ射线单次20 Gy胸部照射C57BL/6小鼠,观察早期(15 d内)肺组织炎性反应和后期(30 d、180 d)肺纤维化,ELISA测定照射后1 d、3 d、7 d、15 d、30 d、180 d肺组织C2、C3a、C4、C5b-9含量,RT-PCR检测Beas-2B细胞照射后补体mRNA的表达。结果 照射后小鼠放射性肺损伤表现为早期炎性反应和晚期纤维化。补体C2、C4和C5b-9 复合物在照射后早期(3 d或7 d)增高(P < 0.05),可能与照射引起的炎性反应有关。补体C3a在照射后3~180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提示其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密切。照射细胞中,补体C2、C3的mRNA表达增高,而C4、C5的mRNA水平无变化。结论 不同补体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反应存在差异,其中补体C3a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极为密切,提示通过调控补体C3a及其受体可能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谷胱甘S-转移酶P1(GSTP1)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针对GSTP1 mRNA序列设计筛选两条有效的RNA干扰;转染后为实验组(siRNA-1、siRNA-2),转染阴性对照siRNA者为阴性对照组(NC)。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GSTP1蛋白表达;1-氯-2,4-二硝基苯(CDNB)检测GST酶的活性;DCFH-DA探针孵育,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MFI);Annexin-v/PI染料孵育,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结果 照射后活性氧检测MFI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高(6774.66±399.60∶8759.00±256.96∶9 967.67±735.11,P<0.05)。实验组凋亡细胞比例较阴性对照组高(12.3±1.16∶17.38±1.65∶22.88±1.20,P<0.05);MTT法测吸光度(A)值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低;实验组EMT程度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 干涉肺上皮细胞GSTP1蛋白表达,照射后会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并进一步降低细胞增殖速率,此外肺上皮细胞的EMT发生更加显著。GSTP1蛋白含量下降可能导致辐射诱导肺细胞损伤加重,并促进EMT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γ射线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T淋巴细胞反应。 方法 将112只C57BL/6 雄性小鼠[6~8 周龄,(20±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4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各7组),每组8只。照射组小鼠进行单次20 Gy 60Co γ射线胸部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3 、12 小时和第1 、2 、3 、7 、14 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的白细胞、T淋巴细胞(CD3+)及其CD4+和CD8+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等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结果 照射后的小鼠肺组织白细胞显著降低(t=3.446~7.781,均P<0.01);CD3+T细胞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至第2天)降低明显(t=4.413~15.430,均P<0.01);Treg (CD4+CD25+Foxp3+)显著升高(t=2.813~4.406,均P<0.05);CD4+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减少(t=5.019、4.912,均P<0.01),1 d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8+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无明显变化,第1天和第3天降低明显(t=6.736、4.738,均P<0.01),第7 天后升高(t=7.537、3.903,均P<0.01);CD4+/CD8+比值在照射后12 h内降低(t=5.624、4.083,均P<0.01),第1天和第3天升高明显(t=13.410、5.702,均P<0.01),但7 d后又下降(t=5.505、3.928,均P<0.01)。 结论 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细胞呈现各种不同变化,这可能与辐射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分析放射性肺纤维化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是否通过EMT途径抑制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方法将180只C57BL/6雌性小鼠按体重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照射+TGF-β3组(简称TGF-β3组),照射组和TGF-β3组经20 Gy 60Co γ射线单次胸部照射后,分别腹腔注射0.5 mL 0.9%的生理盐水和TGF-β3(1 μg/kg),每周1次,于照射后1、3和6个月活杀,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EMT相关的上皮标志物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间质标志物N-钙粘蛋白(N-cadherin)的表达,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照射能够引起小鼠肺泡壁增厚、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等典型纤维化病理改变;照射后3和6个月,与照射组比较,TGF-β3组小鼠肺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2、-2.807,均P<0.05),胶原沉积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2、2.529,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照射后1、3和6个月,小鼠肺组织ZO-1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92、5.831、6.064,均P<0.05),N-cadherin的表达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9、-5.520、-6.063,均P<0.05);与照射组比较,TGF-β3组ZO-1表达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1、-4.220、-5.695,均P<0.05),而N-cadherin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6、3.560、4.919,均P<0.05)。结论TGF-β3可通过抑制EMT拮抗放射性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