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乐 《吉林医学》2014,(12):2523-252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联合氧舱内静脉用药与单纯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高压氧舱并在氧舱内静脉用药;对照组仅予以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氧舱内静脉用药可同时提高高压氧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进脑血管病患者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膝板股韧带附着区外侧半月板后角(PHLM)撕裂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6月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就诊的35例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患者作为观察组,搜集同期30例ACL损伤但非PHLM撕裂患者作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期例行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B组。3组受试者均行膝关节MRI检查,观察3组受试者的MRI表现。分别应用χ 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膝关节MRI征象的发生率、膝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及膝关节线状高信号影显示的层数和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鉴别诊断PHLM真、假性撕裂的效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MRI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的PHLM周缘部线状高信号,矢状面上可连续检出(5.75±1.38)层(称“连续线征”),横断面上自内向外延伸(15.06±5.02)mm(称“拉链征”),与对照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31、36.113,均P<0.05)。以“连续线征”和“拉链征”作为阳性标准,MRI诊断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5.00%、准确率为91.58%。 结论 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在MRI上有明显的征象,辅以“连续线征”和“拉链征”进行鉴别诊断,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菁  王迪  王小乐 《山东医药》2014,(34):48-4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结合缺损区磨削后打孔的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28例。结果 28例患者术程顺利,术后随访6个月,HSS评分46-95(88.52±4.46)分,其中优19例,良4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2.14%;膝关节屈曲度100°-140°(130.25±2.58)°;Tegner运动评级3-4级,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膝关节疼痛评分0-3(1.21±0.85)分,较术前降低。所有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与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FLAIR-DWI mismatch,FDM)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的脑梗死患者4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有无加重分为进展组(9例)和非进展组(31例)。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数据,入院后均完成头颅FLAIR、DWI和MRA序列检查。分析FDM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进展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1±0.51)mmol/L]高于非进展组[(2.70±0.6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8)。40例患者中,10例存在FDM,其中进展组7例(77.7%,7/9),非进展组3例(9.68%,3/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DM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独立相关(P=0.0043)。结论:FDM可以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及CT诊断分期及CT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35例双侧股骨头均行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分期。结果 35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49个,其中早期16个股骨头,占32.6%;中期15个股骨头,占30.6%;晚期18个股骨头,占36.7%。X线平片确诊24例35个股骨头,其中早期2个股骨头,占5.7%;中期10个股骨头,占28.6%;晚期23个股骨头,占65.7%。结论 X线和CT是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常用检查方法 ,CT特别是高分辨力CT能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范围,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直观真实的影像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4例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规范心衰治疗基础上,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bid,治疗前后采用HAMD抑郁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心衰合并抑郁障碍的身心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心衰伴发的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O—BS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最常见,影像学重要特征是基底动脉尖5条血管供血区域内多发脑梗死。MRI较CT更敏感。结论基底动脉尖及其分支供血区域大,梗死后表现为多病灶状态。CT可除外出血病变,MRI是早期诊断TOBS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标记物和肝脏硬度值(LSM)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均行PSE术,术后对照组予以护肝、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胸腺五肽肌内注射,疗程24周。6个月后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肝纤维化标记物[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LSM(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测定)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计数百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计数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N、C-Ⅳ、HA、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SM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LS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PSE术后使用胸腺五肽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标记物水平,降低肝脏硬度,综合疗效优于单独PSE,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穿孔的CT征象,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平片和CT扫描检查,分析其表现,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25例中腹内游离气体验出率,X线平片为72%,CT为88%,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和并发症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DCT)与迭代重建技术在健康体检筛查早期肺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LDCT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肺CT(120kV,150mAs)扫描和低剂量肺CT(120kV,30mAs)扫描,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对LDCT扫描图像进行重建,比较两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参数(噪声、CT值、SNR),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ED)及肺结节检出率。结果两组纵隔窗、肺窗主观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组图像噪声略高于常规剂量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T值、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组CTDIvol、DLP、ED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受检者肺结节及早期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CT结合迭代重建技术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