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LI)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 pathwayinhibitor,TFPI)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及组织因子途径在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择确诊的LI患者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相关指标抗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对不同危险因素患者组之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I患者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217.4±101.3pg/ml对140.9±27.1pg/ml,P=0.0003)、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41.4±16.7 ng/ml对30.0±18.6 ng/ml,P=0.005);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LI患者血浆TFPI相关指标的改变不同;③LI患者血浆t-TFPI和tr-TFPI抗原水平与血浆TF抗原水平相关.结论LI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集40例门急诊患者静脉血液标本,每一患者标本分别置普通干燥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和肝素钠真空管3种不同的标本收集管内,用Roche Modu larP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6项常规生化项目。结果26项项目中除钾(K )、钠(Na )、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肝素锂、肝素钠抗凝血浆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K 、Na 、LDH外,肝素锂抗凝血浆可用于其他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及痰中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30例患者治疗前后及1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及痰中上述指标的含量。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及痰中IL-8、IL-17和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COPD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及痰中IL-8、IL-17和TGF-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及痰中IL-8、IL-17和TGF-β水平均升高,说明COPD患者气道炎症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始终存在,IL-8、IL-17和TGF-β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和气道阻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炎性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2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并测定其中白细胞介素6、8(IL-6、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炎性细胞与上述细胞因子及最大呼气流速(PEF)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组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及IL-8、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组除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嗜酸性细胞比例与PEF呈显著负相关,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急性组IL-6水平与嗜酸性细胞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除嗜酸细胞和单核细胞外,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哮喘发作患儿的气道炎症过程,IL-6、IL-8、TNF-α可能是参与这种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诱导痰液中上述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9.2±3.2)ng/m 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8±11.5)ng/m l,P<0.01],缓解期增至(19.9±5.4)ng/m 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 055±506)ng/m 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72)ng/m l,P<0.01],缓解期降至(214±119)ng/m 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测定IL-2、IL-8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妹芳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4):1030-1031
目的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RF)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缺铁性贫血提供一种实验诊断指标。方法30例正常人,2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合并炎症患者,10例肿瘤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非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测定STfR、TRF及SF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IDA)与非缺铁性贫血(ACD)及正常组STfR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AC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IDA中,STf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种特异性,不受干扰因素影响的,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HBV DNA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接受血清HBV DNA、HBeA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检测。结果 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值均高于103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与103~105IU/ml组比较,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103~105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103IU/ml与103~105IU/ml组比较、105~107IU/ml与107IU/ml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103IU/ml时,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高于103IU/ml时,HBeAg阳性组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妹芳  王龙武 《检验医学》2006,21(3):259-26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后及26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血清IL-2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9.2±3.2)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8±11.5)ng/ml,P<0.01],缓解期增至(19.9±5.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为(1 055±506)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72)ng/ml,P<0.01],缓解期降至(214±119)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测定IL-2、IL-8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地区乙肝表面抗原流行情况。[方法]ELISA法测定14750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小于18岁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2.26%(242/10698),大于18岁乙肝表面抗原3.43%(139/4052),合计2.58%(381/14750)。[结论]18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比18岁以下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筛查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新模式及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1584份,对这1584份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滴度检测.结果 CLIA阳性57份标本,阳性率为3.6%,TPPA阳性为56份标本,阳性率为3.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达99.9% (Kappa=0.995),57份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阳性为35份,阳性检出率为61.4%,低于CLIA的100.0%及TPPA的9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CI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做确证试验,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的新模式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阴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梅毒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