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孕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263名孕妇分为铁强化酱油饮食组和普通酱油饮食组,于孕28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统计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食用铁强化酱油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能够降低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且节约了铁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更易于被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2.
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263名孕妇分为铁强化酱油饮食组和普通酱油饮食组,于孕28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统计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食用铁强化酱油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能够降低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且节约了铁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更易于被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身体生理、心理、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较大变化。但许多青少年不能适时获得与他们年龄、能力和环境相适应的生殖健康教育信息和服务,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及早适时地提供指导,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9年开始对自发性流产患进行了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检测,以了解ACA与自发性流产的关系,以进一步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流产3次或3次以上者,其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2%,其中20%左右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这些自身抗体绝大多数属于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和狼疮抗凝抗体(lupus-anticoagulant LA),而AcA与流产的发生最为密切。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对1997年7月~1999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共149例。其中研究组45例,年龄24~41岁,流产次数平均3~6次,均已排除遗传,内分泌、子宫畸形,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的流产。对照组104例,为正常非妊娠妇女,年龄23~40岁,既往无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史。1.2 方法 取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置-20℃冰箱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进行AcA-IgG、IgM、IgA的测定,试剂盒由  相似文献   
6.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被WHO列为全球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39%的学龄前儿童和52%的孕妇患有缺铁性贫血,其中超过9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妊娠期作为妇女的一个重要生理期,由于胎儿胎盘的生长发育及母体的自身需要,铁的额外需要量增加,而普通饮食情况下,铁的摄人又不足,故铁是孕妇最常见缺乏的营养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市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32名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春期后女生生理及心理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月经失调、恐慌、焦虑、紧张等。结论:要重视对女中学生青春期保健宣教,提高她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过程中,滴速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头痛、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副作用。在静滴硝酸甘油时要密切注意滴速的护理,防止出现副作用。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4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微量泵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Disohrotol)的方法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并以同等条件的宫术安栓组作对照。结果 异丙酚组宫颈内口明显较宫术安栓组松驰,经统计学处理P<0.01。异丙酚组镇痛效果达100%,而宫术安栓组为3.70%。结论 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疗效的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兰 《当代医学》2009,15(32):139-13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急性完全性闭塞而引起。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及早实施再灌注治疗是AMI重要的治疗方法。现结合我院1年来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药物溶栓治疗的资料,对AMI溶栓治疗效果的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