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口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1年5月~2005年7月施行大、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0例病例.结果 肥胖,术中皮下脂肪层使用电刀,术中切口器械挤压时间长,大块组织钳夹,老年人、糖尿病等可引发切口脂肪液化.结论 手术切口脂肪液病因较多,肥胖、术中使用电刀、器械挤压时间长、老年人糖尿病均为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自1992年3月至2001年7月在我腹腔镜中心行LC的18726例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胆总管损害28例(0.15%),术后胆漏62例(0.33%),腹腔出血6例(0.03%),术后腹腔内脓肿及切口疝7例(0.03%),总计10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55%。分析其原因与比适应证选择不当及术者对胆道解剖变异等缺乏足够认识等因素有关。结论 胆漏以及胆管损伤是比的主要并发症,精确操作可避免其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一般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4.
体外循环停止至关胸前后心搏骤停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循环停止至关胸前后心搏骤停12例宋录金,王克成,张建群1989年1月至1993年3月我们抢救12例(15次)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体外循环(CPB)停止至关购前、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心搏骤停者,初级复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见附表)讨论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5.
周群  王克成  邓明福  海军 《医学信息》2003,16(12):737-738
目的:总结带有普遍性、实用性的胆管并发症预防的系统策略和LC四孔对抗牵引技术治疗不复杂胆囊情况。方法:本组32583例,采用胆囊提钳与吸引器对抗牵引,沿胆囊分离。终止于小网膜孔;“三管-孔-脏器”牵引显露,Colat’s三角区后外侧面入路,胆囊壶腹下方“推、梳”胆囊管内侧的疏散软组织区,沿胆囊管内缘分离出胆囊管。施夹切断完成胆囊顺性切除。根据胆囊条件和术者的技能选用LC三、二孔技术7951例、逆行胆囊切除术628例。结果本组在Colat’s三角区内,发现通向胆囊的异常较粗的管道198例,暂不处理胆囊管,紧贴胆囊壁继续解剖这些异常管道的远端,186例异常动脉和静脉呈树枝样分布于胆囊壁,5例从胆囊壁推开,7例难于解剖者中转开腹,来自胆囊底、体部肝床的异常管道218例,中转开腹363例.胆管损伤、胆漏30例,术中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306例。结论:本组从“三管-孔-脏器”显露、Colat’s三角区“后侧入路”、宁伤胆不伤管的手术原则三个方面研究预防胆管损伤、胆漏并发症的策略,开展LC四孔对抗牵引技术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电剥离钩"一勾到底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2月至2012年2月为173 771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133 606例术中采用以电剥离钩为主的"一勾到底法"(观察组),应用"勾、打、压、推、撕、割、挑"操作技巧。同期为40 165例患者行常规LC(对照组),观察"一勾到底法"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0.0269%)发生手术并发症,175例(0.131%)中转开腹,无一例死亡;胆囊分离切除时间一般为5 min,术后住院3~5 d。对照组60例(0.149%)发生并发症,431例(1.073%)中转开腹,3例死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C术中应用"一勾到底法"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术后康复快,在胆囊切除与胆道外科领域充分发挥了微创手术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讨论和分析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至2004年本院应用可折断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其中,属GardenI型者8例,II型者11例,III型者10例,IV型者5例。头下型6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12例。随访时间2-5年,平均3年。结果治疗优良率91.9%,1例骨不连接(2.94%),2例头坏死(5.88%),效果满意。结论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不连接和头坏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一孔法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4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一孔法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的临床经验。方法 :一孔法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4 2例 ,其中左侧曲张 35例 ,双侧曲张 7例。结果 :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无并发症发生 ,平均手术时间 30min ,术后平均住院 3d。结论 :一孔法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可选的术式 ,患者痛苦小 ,损伤轻 ,恢复快 ,更具有美容、微创的治疗效果 ,但要增加设备 ,操作难度较大 ,对术者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0年1月~1987年10月B超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173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B超机型:美国ADR-4000型和AlOKaSSD-280线阵超声成像仪,探头频率3.5MH_2。 2.性别与年龄:男72例、女10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 3.临床特征:见表1 4.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质51~85umol/1(3.0~5.0mg/dl)31例,103~171umol/1(6.0~10.0mg/dl)89例,>171umol/1153例。SGPT(温氏法)100~350单位72例,350~500单位45例,>500单位56例。大便呈陶土色3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