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监测中发现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更为常见 ,危害更大[1] 。 2 0 0 3年 7月— 2 0 0 4年 9月 ,我院应用多导睡眠仪监测打鼾、憋醒、白天嗜睡等原因就诊的患者 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叠综合征患者对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认知及依从性。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52例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差,完全依从者仅8例,占15.38%。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对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认知及依从性差,必须加强无创通气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湖州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州市三甲医院500名符合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护士,采用自制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0.80%的护士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37.00%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18.40%拒绝,44.60%持观望态度;PICC/输液港护理(64.95%)、静脉注射(63.97%)、留置引流管的护理(63.48%)、静脉输液(63.24%)、皮下及肌内注射(62.25%)及鼻饲(61.27%)是参与意愿较高的护理服务项目;护士政策知晓度、是否有足够空余时间、“互联网+护理”从业经历是影响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总体参与意愿较低,而业余时间充裕、有“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经历以及对该项政策存在一定知晓度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参与意愿更强。应从多方位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广教育,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靠的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的方法。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联合3M加压固定带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即保留牙垫,2条布胶四头固定加弹力绷带双套节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置管期间,观察组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除牙垫采用3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无创通气治疗的影响.方法 组织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加俱乐部活动,通过网络指导、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监测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38例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氧分压/吸氧浓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p...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输液室管理的护理需求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临床护理工作所实用的可靠对策, 分析基于信息化构建的静脉安全用药护理对输液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自2019年5月起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全面实行基于信息化构建的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信息化管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收治的276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输液室收治的298例患者为观察组(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各项护理用时、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药物提前配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液期间巡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4%(16/298),低于对照组[10.1%(28/276),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280/298),高于对照组[87.3%(241/276),P < 0.05]。  结论  基于信息化构建的静脉安全用药护理可缩短输液室管理各项护理用时,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各移动医疗干预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移动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08年6月重叠综合征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同护理措施,观察组出院后由无创通气专科护理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半年,电话随访第1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上门指导前2个月每半月1次,后4个月每月1次,患者若出现疑问或不适则随时电话咨询、门诊随诊,必要时上门指导;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指导,即1周内由责任护士电话回访1次,以后由医生确定下次复查时间,不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6个月时血气分析值、肺功能检测值、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及Epworth嗜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次数、住院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叠综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比例的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即对照组、蛋白组、脂肪组,每组各20例。按不同营养比例制定相应食谱,比较各组试验前、试验后3个月、试验后6个月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上臂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等变化。结果 3组患者在试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3、6个月蛋白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脂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提高蛋白质比例对COPD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的提高更为有效。有效的饮食管理是确保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州市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现况,为湖州市养老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方案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失能老人养老现况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湖州市66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养老环境下的失能老人,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低下,失能时间长,依赖重,健康状况形势严峻,且存在较多居住风险。结论失能老人家庭养老形式存在诸多不足,养老方式急需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