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探讨父母吸烟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识别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7省市38228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使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估计父亲吸烟情况与儿童肥胖的关联.结果 按照父亲是否吸烟进行分组,不吸烟组包括19096名研究对象(50.0%),吸烟组包括19 132名研究对象(50.0%).不吸烟组研究对象子女肥胖率为10.2%,吸烟组研究对象子女肥胖率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2,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吸烟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1.24倍(95%CI=1.18~ 1.32,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表明,父亲吸烟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1.28倍(95%CI=1.21~1.35,P<0.01).结论 父亲吸烟会增加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风险.父母应戒除吸烟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现状和流行特征。方法于2017年在拉萨地区采取普查的方式进行人群筛查,采用便携式B超仪对调查对象进行腹部B超检查,依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对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检测,ELISA检测血清中棘球蚴IgG抗体。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拉萨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总检出率为0.24%(935/392 592)。男、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20%(402/198 921)、0.28%(533/193 671)。各年龄组均有棘球蚴病检出,≥70岁组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90%,106/11 769),<10岁组人群的检出率最低(0.09%,48/54 181),50~59岁、60~69岁、≥70岁人群中,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51%(111/21 812)、0.93%(92/9 924)、1.06%(70/6 629),均高于男性的0.35%(73/20 853)、0.57%(51/8 988)、0.70%(36/5 140)(P<0.05)。不同文化程度中,文盲及半文盲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45%,369/82 206),大学及以上人群的检出率最低(0.14%,26/18 124),文盲及半文盲、小学人群中,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54%(232/43 171)、0.36%(148/40 655),均高于男性的0.35%(137/39 035)、0.28%(118/41 786)(P <0.05)。不同职业中,半农半牧民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1.20%,59/4 923),学生的检出率最低(0.12%,79/64 398),牧民和其他职业组人群女性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96%(93/9 675)、0.26%(201/77 235),高于男性的0.52%(53/10 139)、0.14%(113/79 483)(P <0.05)。不同居住方式中,冬季定居夏季游牧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1.70%,26/1 529),冬季定居夏季游牧和定居的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2.65%(21/792)、0.28%(431/153 203),高于男性的0.68%(5/737)、0.20%(309/156 215)(P <0.05)。不同生产类型中,牧业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57%,128/22 351),农业人群的检出率最低(0.20%,266/130 298),除半农半牧以外,城镇、牧业、农业人群中,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24%(246/104 250)、0.73%(82/11 162)、0.24%(149/62 149),均高于男性的0.19%(195/103 092)、0.41%(46/11 189)、0.17%(117/68 149)(P <0.05);各县(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18%~0.41%,其中当雄县的最高(0.41%,102/24 588),尼木县的最低(0.18%,48/26 768)。林周县(0.28%,135/48 848)、当雄县、墨竹工卡县(0.28%,117/41 689)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均高于拉萨市城关区(市区)(0.21%,378/180 594)(P<0.05)。结论女性、年龄≥70岁、职业为半农半牧、居住方式为冬季定居夏季游牧、文盲及半文盲、生产方式为牧业的人群是棘球蚴病的重点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3.
了解拉萨市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与特征,为制定棘球蚴病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2017年拉萨市人群棘球蚴病筛查数据,选取3~18岁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便携式B超和血清棘球蚴抗体检测进行筛查,结合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棘球蚴病诊断.结果 拉萨市3~18岁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12%(114/95 835).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16~18岁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17%);不同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45%);不同职业中,牧民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59%);不同居住方式中,冬季定居夏季游牧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0.70%);家庭生产方式为牧业和半农半牧的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均为0.20%);不同流行县(区)中,当雄县和墨竹工卡县儿童青少年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均为0.18%,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77,23.76,69.76,16.49,14.74,25.25,P值均<0.01).男、女生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较大且文化程度较低、生产生活方式涉及牧业的、所在县(区)海拔较高的儿童青少年更易被检出棘球蚴病.针对儿童青少年人群的棘球蚴病防控特别是健康教育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国7~18岁藏族学生视力现状,为学校近视防控工作开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 418名藏族学生左、右眼视力及1 910名学生性别、年龄、作息时间等信息,分析藏族学生视力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视力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7~18岁藏族学生左眼裸眼视力平均值为(4.75±0.33),中位数为4.75(P25=4.5,P75 =5.0);右眼裸眼视力平均值为(4.74±0.33),中位数为4.90(P25=4.5,P75=5.0).检出视力不良学生1 520名,检出率为62.9%.藏族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每周体育课课时不足与藏族学生双眼视力不良风险呈正性相关(OR=1.43,95%CI=1.05 ~ 1.94,P<0.05).结论 7~18岁藏族学生视力不良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且女生比男生严重,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严重.在控制年级、性别等因素后,学校每周开设体育课时不足为视力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球蚴引起的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1].我国囊型包虫病人占大多数,泡型包虫病因类似肿瘤的生长方式及高达94%以上的10年病死率,又被称为“虫癌”[2].包虫病一般多发生于成人,但感染的高峰年龄主要为儿童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拉萨市儿童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为早期预防儿童氟斑牙和氟骨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拉萨市6个流行县(区)的学校1 991名小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和尿样氟化物检测。结果氟斑牙检出率为27.2%,氟斑牙指数为0.44,6个县(区)整体流行强度判定为边缘流行。氟斑牙检出率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升高,男女童分别上升36.2,28.5百分点,男、女生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 0.05)。各县(区)儿童尿氟化物检测结果均未超标(尿氟几何均值均<1.4 mg/L)。结论拉萨市儿童饮茶型地氟病流行情况较国内其他地区严重,氟在人体内的累积作用使得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容易患氟斑牙;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开展饮茶型地氟病的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