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小白鼠供血,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进行饲养观察。结果在温度(23±1)℃,相对湿度(85±5)%条件下,由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为24.80(18~29)d。每只雌蚤一生平均产卵778.90粒,日均产卵5.67粒,繁殖力为2.57。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8.10(12~24)d,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22.73(33~255)d。结论猫栉首蚤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2.
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叮吸人血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和穗缘端蚤中缅亚种叮吸人血情况,评价它们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方法将试验蚤固定于受试者的前臂和小腿,让蚤自由叮咬吸血。结果伍氏病蚤的吸血率为63.48%,其吸血率与蚤的性别,以及人的年龄、血型和叮咬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穗缘端蚤的吸血率为11.71%,它对人的血型和叮咬部位有选择性。结论2种蚤都能叮吸人血。伍氏病蚤较穗缘端蚤的吸血能力强,具有非常重要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广东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电子天平称取蚤卵、成蚤空腹及吸血体重,并计算吸血量;用显微镜的测微尺镜下测量蚤卵的直径。结果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卵长、短径分别为(0.636±0.035)mm、(0.360±0.017)mm和(0.536±0.024)mm、(0.256±0.011)mm;卵的平均重量分别为0.055和0.029mg;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空腹、吸饱血的平均体重分别为(0.364±0.134)mg、(0.523±0.198)mg和(0.179±0.050)mg、(0.230±0.062)mg。两种蚤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0.159±0.082)mg和(0.050±0.021)mg。结论伍氏病蚤成蚤及卵的体积和重量均较穗缘端蚤大,吸血量也大。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深圳市自1986年起使用抗凝血灭鼠剂,1992年以后在全市大面积使用。为掌握鼠类是否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1998年11月进行了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鼠 褐家鼠,捕自深圳市八卦、景田、梅林、莲花等小区,以建筑工地和酒家为主,选择健康、未孕、无外伤、体重80g以上成年鼠供试。1.2 毒饵 杀鼠灵,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提供,配制成0.005%大米毒饵。参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规定的试验方法〔2〕。试鼠试前经第2次筛选后,称重、鉴别雌雄、编号、单个笼养(笼规格为25×25×30cm),适应14d后,给食2d无毒大米,再连续给食杀鼠灵毒饵6d…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广东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黄毛鼠感染鼠疫菌后的发病情况及发生的病理变化,在鼠疫强毒室分别开展了黄毛鼠不同方式感染鼠疫菌的实验研究,结果黄毛鼠与其它啮齿类动物感染鼠疫菌后,在死亡时间、病理改变方面无显著不同,在发生特异性死亡的43只黄毛鼠中,平均菌血症死亡时间为6(3-18)天,其中3-11天的死亡数占88.37%。皮下攻毒组平均死亡时间为4.5(3-7)天,感染率为100%,叮咬感染组平均死亡时间为9(4-18)天,感染率为37.10%。结果表明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农田野栖的黄毛鼠对云南家鼠型强毒鼠疫菌有极高的感受性和敏感性,可能与鼠疫疫源地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其宿主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19±1)℃,(80±5)%的恒温恒湿实验条件下,用小白鼠饲养。结果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变态发育周期为36.50(32~130)d。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0.64(5~22)d,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62.23(11~102)d。每只蚤终身平均产卵150.55粒,日均产卵2.72粒,繁殖力为1.103 5。结论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家栖鼠类分布格局及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各型场所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数量变化规律,为制定鼠害综合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对深圳市各类型场所进行调查。结果捕获的鼠形动物有2目2科4属10种,其中褐家鼠占39.71%,为城区优势种,臭鼩占29.19%,位居第2;黄毛鼠和施氏屋顶鼠为野外优势种,分别占36.36%和34.09%。城区鼠密度季节性变化不大(3.50%~4.85%),为常年基本稳定型。在不同类型场所中,以市场类场所的鼠密度最高(8.16%),鼠种数量分布较均匀;只有下水道均为褐家鼠。家鼠室外水平分布以垃圾收集点的鼠密度最高(7.27%);垂直分布以地面层(6.04%)和地面上层(5.48%)鼠密度高。4种鼠形动物的繁殖指数以小家鼠最高(0.72)。结论应根据场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工作,加强防鼠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和巩固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8.
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传播鼠疫媒介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查明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评价其媒介作用和地位。方法 在温度 19℃± 1℃、湿度 85 %± 5 %条件下 ,根据动物间鼠疫传播的原理 ,分别进行了蚤的感染、集群传播、单蚤单鼠传播、单蚤传播、菌栓形成和带菌蚤生存期限等试验。结果 蚤染疫率 94.6 4%,集群传疫率10 0 %,单蚤单鼠传疫率 30 %,单蚤传播共传黄毛鼠 388只 ,传播成功 9只 ,传播潜能 0 .36 0 ,媒介效能0 .2 5 7,栓塞存活潜能 0 .86 8,媒介指数 0 .2 2 3 ,吸血的染疫蚤平均存活时间 17.5 8天 ( 1~ 5 8天 ) ,饥饿的染疫蚤平均存活时间 7.2 5天 ( 1~ 16天 ) ,菌栓蚤平均存活时间 7.6 4天 ( 1~ 16天 ) ,菌栓形成时间 8.80天 ( 2~ 16天 ) ,菌栓形成率 78.12 %。结论 伍氏病蚤有传播鼠疫的能力 ,可在鼠 蚤 鼠模式中起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湛江地区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防制对策。方法根据家鼠抗药性和鼠情监测资料用百分率和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17年后黄胸鼠产生了群体抗性,抗性个体百分率为17.7%(10.6%~33.3%);不同调查地点和不同鼠种的抗药性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湛江地区家栖黄胸鼠已产生群体抗药性;建议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并根据抗性动态变化选用对应灭鼠药物,灭鼠措施应向综合防制转变。  相似文献   
10.
穗缘端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穗缘端蚤中缅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在T :19± 1℃ ,RH :85 %± 5 %条件下 ,对穗缘端蚤进行集群传播、单蚤传播能力、菌栓形成及生存期限等实验 ,结果显示穗缘端蚤集群传播的传疫率为 5 4. 5 5 % ,媒介效能为 0 ,单蚤传单只动物的传疫率为 0 ,菌栓形成率为 14 . 2 9% ,供血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18. 3 1d ,饥饿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5 .3 7d ,说明穗缘端蚤可以参与鼠疫的传播作用 ,但不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