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PTBD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护理技巧.方法 对我科12例PTBD术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作回顾分析.结果 经治疗症状缓解明显,近期疗效显著,生存质量改善,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TBD术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行之有效的疗法,结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症(BPH)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是一类与下尿路症状相关的慢性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国内外广泛开展了针对BPH的临床研究,但关于BPH发病机制的相关综述却较少见。本文检索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性激素、多肽生长因子、炎症信号传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平滑肌6个方面将BPH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BPH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蒋芳  杨爱仙  樊晓蕾 《现代护理》2007,13(9):794-795
目的探讨PTBD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护理技巧。方法对我科12例PTBD术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作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缓解明显,近期疗效显著,生存质量改善,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PTBD术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行之有效的疗法,结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并分析王琦院士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6年9月—2019年6月期间王琦院士门诊收治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病例,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及数据规范化处理后,由3人录进“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并核对,采用平台大数据算法进行组方挖掘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方剂75首,涉及中药154味。统计前列腺增生症治疗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关键药物、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新方组合。使用频次居前8位的中药依次为水蛭、王不留行、乌药、桃仁、赤芍、桂枝、茯苓、牡丹皮,可见其为桂枝茯苓丸加味。四气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寒、平、温、凉、热。五味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苦、甘、辛、咸、涩、酸。挖掘出12组药物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演变得到6首新处方。[结论] 王琦院士在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时紧抓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提出“肾气亏虚、瘀血阻滞”的病机理论,灵活运用“主病主方”与分期论治的思想。王琦院士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以“疏通”为治则,以散瘀血、消癥积、通水道三法并用为治法,用药以益气活血消癥、化痰软坚利水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1—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登记报告的11 41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排除死亡、无密切接触者及信息不全者58例,实际纳入11 35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指示病例。通过入户访谈、面对面问卷调查等方式识别密切接触者,建立队列,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痰涂片检查等,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组进行综合诊断,对未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每年1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密切接触者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11 353例指示病例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5 577名,平均每例指示病例约追踪到2.25名密切接触者。在3年随访期内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106例,发病率为8.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指示病例为男性[OR(95%CI)=1.396(1.260~1.546)]、初治[OR(95%CI)=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可干预的风险因素与肺结核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GWAS数据库中的大样本汇总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模型中,运用5种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16个可干预风险因素与肺结核发生之间因果关联。统计结果报告为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使用留一法、水平多效性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目前吸烟情况(OR=39.24, 95%CI:4.12~373.63)会增加结核病发生的风险,受教育时间(OR=0.60, 95%CI:0.37~0.96)及转铁蛋白饱和度(OR=0.69, 95%CI:0.50~0.96)与TB发生风险降低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留一法显示结果稳健,MR-Egger截距值未显示水平多效性的存在。结论 基因预测目前吸烟情况、受教育时间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与肺结核的患病风险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