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5):379-382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4±7.35)h、(58.91±12.44)h,短于对照组的(25.02±8.13)h、(63.87±13.74)h,排便次数及进奶量的增加分别为(5.67±1.32)次/d、(3.38±1.43)mL/d,高于对照组的(4.21±1.84)次/d、(2.13±0.27)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43、t=4.420,P<0.001、t=2.205,P=0.030、t=5.889,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模式可减少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提供适宜的恒温环境,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早产儿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患儿咽、喉、鼻腔棉拭子、全血、脑脊液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析患儿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分离率高的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 68例患儿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为31.58%,其次为葡萄球菌19.74%、肺炎克雷伯菌15.79%和无乳链球菌13.1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临床治疗早产儿感染可根据菌群分离情况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出生或诊治的肺出血新生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儿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血凝酶气管内注射+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肺出血时间,治疗前、治疗后6、24、48 h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肺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止血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止血率分别为100%、9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APTT、D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84.38%,观察组治愈率为93.7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肺出血病情发展,缓解患儿呼吸窘迫,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3):216-218
目的 对比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分娩的86例产妇,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分娩的43例产妇设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2018年12月—2020年10月分娩的43例产妇设为观察组,予以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比2组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布更换、脐部护理、喂养、淋浴评分分别为(21.09±1.36)分、(20.52±1.43)分、(21.63±0.87)分、(21.19±1.50)分,高于对照组的(17.92±2.55)分、(17.33±1.97)分、(19.08±1.11)分、(18.09±2.16)分;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同参与式护理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中利于提升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降低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