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卓鑫  杨梅丽 《浙江医学》2006,28(7):597-598
子宫肌壁间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子宫肿瘤,临床少见,容易出现误诊。现将其临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3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息肉(endom etrial polyp,EP)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病变。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发病率为25%[1],好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现将我院近6年来经病理确诊的围绝经期EP患者361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手术经病理确诊的EP 361  相似文献   
3.
妊娠中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多发于妊娠中、晚期,是妊娠所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血转氨酶和胆酸升高,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产儿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患者 4 2岁 ,孕 2产 1,因月经增多 6月 ,伴头晕加剧 3天急诊入院。 6月前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约为平时两倍 ,伴痛经。 4月前B超检查示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2月前服米非司酮 10mg/d ,共 2 0天 ,自行停药。末次月经 2 0 0 2年 5月2 4日。曾行足月剖宫产、人工流产各 1次 ,工具避孕。入院检查 :面色苍白 ,心肺正常 ,肝脾无肿大。外阴、宫颈、双附件无异常 ,阴道内见少量血块 ,子宫后位 ,略大 ,呈球形。B超检查示 :子宫略大 ,宫底部肌层稍增厚 ;宫腔回声杂乱 ,内见 2 5cm×1 3cm× 1 8cm低回声 ,可见少许血流进入 ;右…  相似文献   
5.
高频电刀是手术中最常见的医用仪器设备。它具有电灼、切割、电凝止血:剔除肿瘤等功能,又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故广泛适用于临床各类手术,高频电刀使用率大约占临床手术的90%。但高频电力的使用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最常见的是电灼伤。据资料统计,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电灼伤的发生率为2%~3%。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lal polyp,EP)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病变。在异常的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5%,是子宫见的疾病,好发予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围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激素分泌水平的下降,身心变化很大,且常合并内外科疾病,因此护理有其特殊性。本文对我院住院的385例在宫腔镜下电切割的口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探讨其心理状况、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30岁,孕4产0.因停经34周,双胎,B超发现一胎儿骶尾部肿瘤10周伴羊水过多,于2006年11月20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因"输卵管性不孕"于2006年4月11日在我院行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成功受孕.  相似文献   
8.
妊娠中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多发于妊娠中、晚期,是妊娠所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血转氨酶和胆酸升高,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产儿病率和病死率增高[1].……  相似文献   
9.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PHUS)是指在产后(个别可发生在孕末期临产前)以急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大特征为主的综合征。本病特点是妊娠过程顺利,但产后发生肾功能衰竭,临床少见,据报道约25000次分娩中发生1例,其中23.0%在妊娠中期即有严重的肾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探寻机构改革和新医改下构建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预防出生缺陷的绩效机制体系的思路和依据,提出目前急需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可操作的干预策略,为政府部门出台预防出生缺陷等政策提供决策循证.方法:以出生缺陷干预资源整合利用关键技术为例,研究出生缺陷干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扩散机制、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分析浙江省示范区卫生计生资源整合利用技术的成功经验及其实际效果.结果:目标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婴儿、儿童死亡率降低,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计生资源采纳率增高.结论:出生缺陷干预资源整合利用关键技术,有利于提高卫生计生工作的质量和绩效,减少出生缺陷儿发生、出生,避免或减轻致残、减少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多方共享共赢局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新一轮医改等重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