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甲基睾丸素。米非司酮25mg,甲基睾丸素5mg,每日1次,连服90天;B组:口服米非司酮及安慰剂,服药方法同A组。结果:两组治疗后均使患者发生闭经。A组治疗后经量减少4932%,瘤体缩小5220%;B组治疗后经量减少3980%,瘤体缩小4410%。结论:抗雌孕激素的联合治疗是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介入手术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介入手术成功填塞止血,患者安返病房。结论介入手术是抢救大出血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不仅要求医生医术精湛,而且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熟悉介入手术操作程序,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梁洁萍  冯祥生 《北方药学》2015,(12):176-177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切除联合使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胸部瘢痕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筛选10例经门诊反复治疗无效的胸部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并于术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果:10例患者全部有效,移植皮肤部位没有明显瘢痕增生,切口边缘术后不等时间有瘢痕复发、增生迹象,应用曲安奈德注射后可以控制,逐渐变平、变软.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胸部瘢痕疙瘩,控制瘢痕增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我院6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60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整体护理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连  梁洁萍 《吉林医学》2009,30(24):3158-316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乙肝合并妊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医学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围产期呕吐、黄疸、肝大、产后出血、产褥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合并妊娠的患者整体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减少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008年4月1日~2009年1月31日219例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员在非直接曝光下进行泌尿系逆行造影工作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尿路造影辅助推注器进行泌尿系逆行造影。结果放射科工作人员不用直接暴露在X线下操作,全组患者造影过程顺利,造影效果满意,无意外情况发生,病人无明显的不适。结论尿路造影辅助推注器可用于逆行性肾盂造影,且安全、有效,并且能有效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性绷带包扎股动脉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的止血效果。方法将4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40例,对照组218例,对照组采用两条弹性绷带交叉粘贴包扎股动脉,实验组采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第三条弹性绷带包扎,第三条弹力绷带在两条绷带的交叉点上横跨粘贴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股动脉的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9.6%,对照组为93.6%,两组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排尿恐惧、腰酸背痛、纱块移位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对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52例围产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的分析,说明胎龄<37周,或>42周,其窒息发生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高,21例羊水胎粪污染儿临床x线征,头颅CT,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证明了羊水污染是胎儿宫内缺氧的标志,重度羊水胎粪污染其死亡率高。为了减少和避免产前、产时、产后围产儿窒息发生,强调产、儿科医生密切配合,对高危妊娠应进行胎心监护、羊水监测、对窒息、疑有吸入史的胎儿,娩出时在其第一次呼吸前应注意彻底清理口、鼻、咽、气管的羊水胎粪积存物,则可保证气道通畅、建立有效的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12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9例,相对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 1例,支架辅助技术栓塞 2例.结果 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迅速栓塞后开颅清除血肿6例,侧脑室外引流4例,腰大池外引流2例;出院时恢复良好3例,轻度瘫痪4例,重残1 例,死亡4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操作、适当的致密填塞可大大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对于术中出血并发症,必须针对原因迅速果断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寰枢椎X线DR(X-RayDigital Roentgenography)检查与螺旋CT(SpiralCT)检查对诊断小儿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例小儿患者进行寰枢椎X线DR检查和螺旋CT检查及重建。结果 7例X线DR检查诊断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而通过CT检查和重建4例诊断为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3例为正常;2例X线DR检查误诊为齿状突骨折、寰枢椎半脱位,CT重建清楚显示为寰枢椎畸形,分别为齿状突后弓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1例;3例小儿在拍摄颈椎张口位时不配合,寰枢椎显示欠清,CT检查清晰显示为寰枢椎半脱位。结论螺旋CT检查和重建技术较X线DR检查更易显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征象,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