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差异表达及其表达变化对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本院行宫颈癌手术切除的Ia–IIa期宫颈癌患者73例,同期选择73例本院体检的健康患者(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上述两组以及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L-35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复发比较术后复发和稳定组IL-35的含量,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35在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P<0.05。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213.79±23.89)pg/m L较术前(398.71±31.09)pg/m L降低,术后复发患者血清IL-35的表达(374.25±27.74)pg/m L较稳定期患者(183.65±34.51)pg/m L明显增高,P<0.05。IL-35高表达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为9.115月,总生存时间(OS)为18.031月,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均<0.05,Cox分析示IL-35的表达可作为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水平可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预测复发和转移的可能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CD56与神经内分泌检测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CD56与常用神经内分泌标记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经支气管内窥镜和穿刺的小细胞肺癌(SCLC)和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活检标本、12例肺炎性假瘤、10例淋巴细胞性胸腺瘤、10例淋巴结转移性小细胞肺癌和20例小B细胞性淋巴瘤标本中CD5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其他抗体的表达。结果SCLC中CD56与NSE、CgA和Syn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56和其他抗体可以作为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记。结论CD56对活检的小细胞肺癌阳性率高,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重要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Livin和bcl-2 p53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1-2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livin、bcl-2、p53基因在lO例正常宫颈组织及5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Livin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57例宫颈癌组织中,40例表达阳性,占70.1%.L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者中,l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7%(33/43)、21.4%(3/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阴性者中,l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8%(36/41)、25%(4/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其表达与宫颈癌组织中p53、bc1-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仍是妇科恶性肿瘤中首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日趋年轻化,且多数确诊时已到晚期.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治疗措施疗效有限,副反应大,5年生存率徘徊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SPB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发生于中轴骨8例、骨盆3例、长骨4例.X线和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大部分病灶边缘清晰,破坏区范围较大;2例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肿瘤穿破颅骨内、外板形成较大的双凸状软组织肿块;6例病灶内有骨小梁残留;2例骨皮质扭曲呈花边状;2例呈脑回样伴骨质增生硬化.MRI显示肿瘤软组织成分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性强化.组织病理学上,SPB在细胞形态、分化和免疫表型方面均与多发性骨髓瘤类似.结论 CT和MRI检查在S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腺错构瘤X线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X线表现与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19例,分析其X线表现与病理学基础,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果X线表现脂肪型5例,致密型4例,混合型10例。病理上本病均有完整的包膜,由数量不等、杂乱无章的乳腺导管、小叶和成熟的脂肪及纤维组织混杂组成。结论乳腺错构瘤的X线表现因其病灶内脂肪组织、腺体和纤维组织的比例不同而不同,混杂密度肿块为本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  相似文献   
7.
凉燥者,非燥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燥邪致病之争自古有之,从<内经>中病机十九条独脱燥气病机,并提出与四时之气不相符合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理论,为燥邪之争埋下伏笔;到后世医家刘完素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燥气病机,又有喻昌创立著名的秋燥论,大胆提出"秋伤于燥"的观点,并处以理法方药,本来燥气之争应该至此"而千古之大疑始一决也".但后来又有吴鞠通等大家提出燥分凉温的理论,致使燥邪的问题又重新被搬上了中医的论坛.何廉臣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指出:"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但我们认为,凉燥病邪实不存在,其病因、病机等都可用小青龙汤证来解释,实乃小青龙汤证之轻症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34βE12)、P63和支链脂肪酸β氧化酶(P504S)改良免疫组化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对92例前列腺癌(PA)、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石蜡标本采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即在同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应用高压抗原修复法处理,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等方法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并结合HE标本观察结果。结果PSA、CK34βE12、P63和P504S在BPH、PIN和PA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0.0%(14/20)、80%(16/20)6、6.3%(61/92),100.0%(20/20)、80%(16/20)、5.4%(5/92),100.0%(20/20)、90%(18/20)、3.3%(3/92),10.0%(2/20)、25%(5/20)、85.7%(79/92)。3组间CK34βE12、P63和P504S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K34βE12和P63阳性表达与列腺腺泡腺癌的Gleason分级评分之间密切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PSA和CK34βE12呈阴性表达。结论PSA、P63、P504S和CK34βE12改良的免疫组化法和抗体联合染色应用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温和性高温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单纯加热组、单纯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G2/M期分布比例及凋亡百分比,Western-Blotting检测CyclinB1的表达,改良的荧光染色法观察核碎片形态.结果 联合处理组G2/M期分布比例较高,CvclinB1表达较高,并产生更多的核碎片,放射诱导的凋亡百分比并不增加.结论 G2/M 期分布比例增高,CyclinB1表达增加是温和性高温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高强度超声聚焦配合清宫术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配合清宫术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ies,CSP)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高强度超声聚焦配合清宫术患者)30例与对照组(子宫动脉栓塞配合清宫术患者)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87±2.64)d,低于对照组(10±4.79)d, Z=2.21,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15 524.47±8035.73)元,少于对照组(25 390.80±12 914.10)元,t=2.51,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35.93±4.00)d,少于对照组(40.90±6.63)d,t=2.50,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40%, χ2=8.91,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血HCG下降时间、胃肠道反应、术后发热及盆腔感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配合清宫术能降低CSP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恢复月经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