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类似椎管内肿瘤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我科近年来收治11例游离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病例,术前检查酷似椎管内肿瘤,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探查手术部位,取出脱出髓核.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脱出游离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术后恢复理想.结论 当术前检查难以明确椎管内病变组织为脱出的腰椎间盘髓核或肿瘤时,先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探查,既可清楚显露病变部位、明确病变性质、摘除病变组织,又可避免因手术方式选择不当而增加创伤,有利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指血管的近节岛状微型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带指血管的手指近端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42例,皮瓣面积3.0 cm×2.0 cm~2.5 cm×1.5 cm.结果 42例指血管微型岛状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随访,手指的外形和功能良好,6个月后部分皮瓣皮肤痛觉恢复.结论 指血管为蒂的手指近端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成活率高,伤指形态和功能恢复好,为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22例.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1~5年,根据Neer肩关节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2例,良15例,差5例,优良率95.9%.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近3年来我科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为1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腰髓核摘除术。结果对1106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2.1年),按Nakai分级,优809例,良266例,可31例,优良率97.2%。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腰椎间盘炎、腰椎不稳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脑脊液漏,经头低足高体位等治疗,切口亦一期愈合。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行腰髓核摘除术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理念,手术保留脊柱中后柱的解剖结构,创伤小,有利病人早期下床行走,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枚融合器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单枚cage置入、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18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结果本组经0.5-5年的随访,无神经根损伤,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7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单枚cage置入,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较小、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与恢复工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与常规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治疗66例膝关节ACL断裂患者,其中采用常规手术方法重建治疗37例,保留残端手术方法重建治疗29例。结果 6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常规手术组及保留残端手术组术后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ysholm、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残端组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与常规手术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治疗膝关节ACL损伤都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有利于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及本体感受器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方法近5年来我科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62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反应性脊髓水肿3例,脑脊液漏1例,食管漏1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肺部感染5例,其中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按JOA评分,术后12~16分,平均14.6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入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肩关节镜手术对患者特殊体位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上肢牵引架。该装置主要由横梁、竖梁及滑轮组成,结构简单,操作及携带方便,可辅助各种肩关节镜手术调整并维持良好的患肢外展角度、前屈力线及有效恒定的牵引力,取得满意的肩关节间隙及手术视野,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男,54岁,因"颈背部酸痛伴右上肢酸痛麻木20 d"于2012年1月入院,患者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背部酸痛,到当地诊所行颈背部理疗、推拿按摩治疗,症状无缓解,且逐渐加重,并出现右前臂背侧酸痛,手指麻木,以食中指麻木为重,遂前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03月采用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2例,其中男117例,女5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3岁。新鲜骨折157例,陈旧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46例,开放性骨折26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6年(平均3.9年),根据HSS肘关节和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9例,良26例,差7例,优良率95.9%。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常规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与桡神经有软组织相隔,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避免钢板扭转塑形,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