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2.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阐述了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区域卫牛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而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和远端胰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区别。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5年12月31日前在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ochrane center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关于CP和DP手术术式选择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严格设计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共包含病例数797例,其中行CP例数为355例,行DP例数为442例。Meta分析表明:在术后并发症方面:CP和DP在术后胰瘘[RR=1.46,95%CI(1.07~2.10),P=0.02]、手术时间[WMD 33.40,95%CI(16.36,50.43),P=0.0001];术中失血量[WMD-129.06,95%CI(-233.28,-24.84),P=0.02]和术后总体并发症[RR 1.30,95%CI(1.05,1.62),P=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的住院时间、再手术、出血和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RR=1.46,95%CI(1.07~2.10),P0.05]、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RR=0.61,95%CI(0.44~0.86),P=0.0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术由于在术后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和外分泌功能不全低于远端胰腺切除术,值得临床上推广,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术后管理,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4.
管皓楠  黄强  杨骥  刘臣海  谢放  汪超 《安徽医药》2018,39(5):589-594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胃肠吻合中吻合器吻合(SA)与手工缝合(H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ochrane cen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1月收录的比较PD胃肠吻合中SA与HA效果及安全性的文献,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胰漏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等。纳入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930例患者。SA组322例,HA组608例。其中,1篇随机对照研究(RCT),6篇临床对照研究(CCT)。Meta分析显示:SA组患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低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7,95%CI:0.25~0.54,P<0.05);但SA组患者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03,95%CI:2.37~27.21,P=0.0008);S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86,95%CI:-51.8~-15.91,P=0.0002);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胰漏、胆漏、腹腔脓肿、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中失血量、住院总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术胃肠吻合中,SA相比传统HA,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但SA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HA。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患者的pH、PaCO2、PaO2。结果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渗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渗盐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长期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用盐水灌胃(25qc 15%盐水灌胃,1次/d,2.5mE/次)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扫描电镜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见高渗盐水灌胃后第24周,大鼠胃黏膜出现腺体明显缩小,黏膜肌层的平滑肌呈束状增生插入黏膜固有层中。腺体上1/3至2/3腺上皮萎缩,腺管腔增宽,胃小凹颈部黏膜宽度变窄。扫描电镜见正常组大鼠胃黏膜被纵横交错的小沟分隔成许多胃小区,呈网状,胃小凹(胃腺开口)壁衬有圆形或椭圆形上皮细胞,体积基本一致,有短而稀的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被覆一薄层连续的粘液:盐水组大鼠在24周时胃黏膜表面扁平,腺细胞表面粗糙,腺腔间黏膜变宽;并见局限性黏膜剥脱,剥脱后的黏膜腺体萎缩,腺腔增大;到32周时,见胃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腺腔直径增大、细胞表面破渍,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糜烂面并见纤维性渗出。结论盐水灌胃可引起胃黏膜组织细胞损害,长期过成刺激可损伤胃黏膜诱发黏膜萎缩。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1岁。全身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及减退斑10年余。其父、兄与其有相同的皮疹特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部分上皮脚融合,棘层轻度增生,真皮浅层小血管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真皮乳头层可见嗜伊红团块状物质,其间可见裂隙。真皮乳头层团块状物质刚果红染色阳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相似文献   
8.
影像科区域协同医疗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医院建设进程的加快,医院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区域协同医疗作为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模式,建立区域级的医学信息共享平台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借鉴龙岗中心医院在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平台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影像科室为例,详细论述了区域协同医疗的流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罕见的伴有内脏器官纤维化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其并发的间质性肺病(ILD)是SSc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SSc相关ILD发病隐匿,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明显下降。本文综述SSc-ILD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时机,并对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和新近出现的靶向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肺移植等治疗方法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CT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分析肿瘤的位置与毗邻关系以及Bismuth分型,从而进行手术的可切除性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探查,其中Bismuth分型Ⅱ型1例,Ⅲ型5例(Ⅲa型2例,Ⅲb型3例),Ⅳ型9例,其中根治性手术11例,姑息性切除术4例。CT三维重建在术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肿块与门静脉及肝动脉比邻关系、肿块体积的准确率分别为93.3%、86.7%、53.3%、93.3%;术前模拟手术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0%。结论:术前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直观、动态的显示肝门部胆管癌及三维毗邻关系,对于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