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利用坐式DR轮椅辅助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胸部DR体检的图像质量。方法 2020年7月—2021年2月,共8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协助拍片的方式不同,分为坐式DR轮椅协助组(实验组)和医护人员抓扶协助组(对照组)。采用SPSS 20.0秩和检验分析2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2组摄片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坐式DR轮椅协助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胸部DR体检图片质量较高,废片率低。结论 坐式DR轮椅协助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胸部DR摄片图片的质量高,避免重复拍片的几率,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家属减少不必要的辐射风险提供了可靠方案。  相似文献   
3.
4.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早餐及睡前加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平台,对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初一和高一年级的11 464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吃早餐、睡前加餐、父母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资料.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经常不吃、不规律吃和经常吃早餐的构成比分别为4.90%,15.83%,79.27%.女生经常不吃/不规律吃早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X2=31.44,P<0.01),初一学生常不吃/不规律吃早餐的报告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X2=257.16,P<0.01).60.80%的学生睡前加餐,女生睡前加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X2=15.95,P<0.01),学生睡前加餐报告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X2=8.1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学历越低(OR=1.68,95%CI=1.51 ~ 1.86)、父母营养健康知识得分越低(一般:OR=1.17,95%CI=1.04~ 1.32;不及格:OR=1.42,95%CI=1.26~ 1.60),学生吃早餐频次越少.结论 广州市仍有部分中小学生经常不吃或不规律吃早餐,而相当高比例的学生睡前有加餐.父母学历和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对学生早餐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对广州市城区26所中学5 550名初一学生睡眠时间等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睡眠不足影响因素.结果 初一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为77.93%.女生睡眠不足报告率(81.32%)高于男生(74.64%)(x2=35.99,P<0.01);住校生的报告率(86.34%)高于走读生(77.32%)(x2=17.9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h可增加学生睡眠不足的风险(OR=1.45,95%CI=1.23~ 1.70),运动时间≥1h可降低该风险(OR=0.77,95%CI=0.66~0.91).相比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睡眠不足风险增加87%(OR=1.87,95%CI=1.49~ 2.36),但尚未观察到视屏时间与运动时间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交互作用.结论 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普遍,女生和住校男生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运动时间对学生睡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了解广州市采用多渠道配置校医模式后公立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情况,为中小学校校医配置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以广州市1099所中小学校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校医配备、校医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情况.结果 中小学校中有638所配备了707名专职校医,配备率为58.05%,合格率为28.20%;校医招聘仍以自主招聘为主(55.87%),购买服务模式(社区派驻、医院购买服务、校医室托管)配置的占44.13%.校医专业以护理为主(56.86%),其次为临床(26.03%)、预防医学(9.76%);在职称方面,初、中、高级职称分别占52.47%,37.34%,1.27%;高达68.74%的校医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平均每0.5年1次的培训占68.60%.校医对工资待遇满意率为33.95%,不满意率为20.79%.与2016年相比,校医队伍的学历、职称、工作条件变化不大,专业构成方面,临床医学减少,护理明显增多,工作负荷有所减少,但工资待遇满意度下降(P值均<0.01).结论 采用多渠道配置校医模式后,广州市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完善校医规范化工作指引,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整体提升全市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全氟化合物对哮喘儿童和一般儿童肺功能影响的性别差异,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儿童心肺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从台湾大学医院就诊的哮喘儿童选取132名,从台北地区7所公立中学随机选取168名一般健康儿童.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血清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水平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随着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AS)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增高趋势,PFOS与PFOA暴露对儿童哮喘患病风险的优势比分别为1.32(95%CI=1.02~ 1.71)和2.80(95%CI=1.87~4.20).PFOS和PFOA暴露水平与哮喘男童的肺功能水平(FVC,FEV1和FEF25%-75%)呈负相关,男孩血清中PFOS和PFOA水平每增加1μg/L时,FEV1分别下降-0.062(95% CI=-0.106~-0.018)和-0.099(95%CI=-0.197-0.001)L.结论 PFAAs的暴露可以降低儿童肺功能水平,并且男童相较于女童更易感.  相似文献   
8.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选择城区、郊县各1个,每个调研区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调研方法为学校卫生相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校医及班主任等座谈会及个人深入访谈.共召开区县、学校座谈会243次,个人深入访谈1 267次,覆盖学校179所.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 12.0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多种并存.使用最多的是校内调剂模式(30/30),各调研点均有使用;其次是临时聘任模式(24/30)和公开招聘模式(18/30);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派驻模式(6/30)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4/30)的试点工作;少数资源匮乏地区使用诊所/医院承包模式(8/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聘任模式有所不同,医疗机构派驻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受到试点地区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借鉴.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存在区域性和多样性,需要完善传统模式,探索创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课外静态生活方式情况,探究课外静态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抽取广州市7~12岁儿童4 294名,采用体格检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儿童课外静态生活方式及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课外静态生活时间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  结果  被调查儿童每天课外静态生活时间平均为194.3 min(男生200.3 min,女生187.3 min),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 130.0、131.0~、181.0~、≥ 241.0 min。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每天课外静态生活时间最低组相比,每天课外静态生活时间最高组发生中央型肥胖、超重肥胖、总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1.39(1.08~1.80),1.44(1.16~1.80),1.26(1.05~1.51),1.63(1.34~1.98)和1.28(1.06~1.55)。  结论  过长的课外静态生活时间会增加儿童中央型肥胖、超重肥胖的风险,并且与儿童的血脂紊乱有关,应加强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医学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地区3所大学的1500名医学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了解其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习压力和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压力应对方式以心理调节机制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机制使用较少;不同亚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因此对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应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措施,重点在缓解学习压力和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