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女性吸烟率总体低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的烟草流行形势严峻,尤其是青少年女性的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均呈上升趋势[1].2014年中国青少年烟草使用调查显示,初中女生的尝试吸卷烟率高达7.1%,且有36.8%的女生曾听说过电子烟[2].由于青春期是健康行为建立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女性的吸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12~18岁青少年女性的烟草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实施青少年控烟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烟草使用造成了巨大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是亟须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经济激励作为行为治疗的一种干预措施,已被证明在一般吸烟者及特殊吸烟者中均能有效提高戒烟率。但目前的研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经济激励干预戒烟的现状和理论基础,为后续将经济激励应用于我国吸烟者戒烟干预、探索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3~7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情况,评价城乡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差异。方法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00—2020年间5次国民体质监测,共计纳入31 117名3~6岁儿童,计算生长发育指标,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0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率分别从1.5%、1.4%、0.9%下降到0.6%、0.6%、0.8%,超重率、肥胖率从17.1%、4.8%上升到20.1%、9.6%。2020年城乡男女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低于1%,2010年后农村男女童肥胖率超过城市男女童,2014年后农村男女童超重率超过城市男女童。趋势检验显示2000—2020年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生长迟缓、低体重P<0.001),超重、肥胖率上升(P<0.001);城市女童呈两极化趋势,消瘦率上升(Z=2.426,P=0.015),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Z=3.405,P=0.001)。结论 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高反超城市儿童,需要有效的营养政策和健康战略应对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5年到2014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变化,探索其在不同性别及地区的差异。方法 基于2005年和2014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别抽取6 406名和6 196名3~6岁儿童测量身高、体重,依据《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计算生长发育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广义线性模型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2014年男、女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均低于2005年(P<0.05),超重率均高于2005年(P<0.05)。2005年农村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发生率高于城市(P<0.05),但2014年农村和城市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05年城市儿童超重率比农村儿童高4.5%(P<0.01),2014年农村儿童超重率比城市高2.2%(P<0.05),交互作用检验表明2014年相较于2005年,农村儿童超重风险是城市儿童的1.59倍(95%CI:1.40~1.81)。结论 2005—2014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率显著降低,但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呈现城乡差异,农村儿童超重风险高于城市,应采取有效干预策略促进儿童...  相似文献   
5.
全球范围青少年电子烟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电子烟不仅会危害青少年的健康,且会增加未来传统烟草的使用风险。虽然我国青少年电子烟的流行率尚处较低水平,但因缺乏相应的监管和教育措施,社会还应对电子烟的使用加以重视。本文对全球青少年电子烟流行的特征和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青少年控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状态中个体及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焦虑和孤独情绪产生的影响,为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有效干预路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3—4月抽取上海市初、高中生共11 596名,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孤独感量表简版(ULS-6)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焦虑、孤独发生率分别为34.78%,52.44%,女生焦虑和孤独的发生率(36.13%,54.62%)高于男生(33.44%,50.28%)(χ2值分别为17.03,21.82,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毕业班(OR=1.34,95%CI=1.18~1.52)、成绩中等(OR=1.25,95%CI=1.08~1.45)及后25%者(OR=1.76,95%CI=1.50~2.05)、非独生子女(OR=1.25,95%CI=1.09~1.43)、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低(OR=1.42,95%CI=1.23~1.65)与中重度焦虑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女生(OR=1.20,95%CI=1.12~1.30)、毕业班(OR=1.13,95%CI=1.04~1.24)、外省市户籍(OR=1.20,95%CI=1.09~1.33)、成绩差(OR=1.72,95%CI=1.55~1.91)、不与父母同住(OR=1.32,95%CI=1.18~1.48)与孤独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居家隔离期间,需关注青少年焦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尤其是女生、毕业班、成绩较后、独生子女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 为提升医院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11月,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在6个维度开展健康教育的频次, 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进行赋分, 并对各项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 探索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类别。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792份, 接受调查的2 792名医务人员中包括医师1 009人、护士1 609人、技师/药师174人, 在媒体或院外的健康教育、院内健康知识讲座、门诊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随访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处方6个维度开展健康教育频次得分分别为(1.45±0.68)、(1.68±1.01)、(2.65±1.65)、(2.76±1.74)、(3.24±1.58)和(2.59±1.71)分。经潜在剖面分析, 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可分为低开展组(46.6%, 1 300人)、高开展组(4.6%, 129人)、住院/随访开展组(19.4%, 541人)和门诊/随访开展组(29.4%, 822人)4个类别, 各类别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级别和职业均不同, ...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国内外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的流行情况、影响因素和控烟策略,为减少目标人群二手烟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就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的状况、影响因素和国内外控烟策略进行综述。结果 青少年二手烟草烟雾暴露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公共禁烟政策和基于家庭的个人干预都能有效减少青少年二手烟暴露。 结论 目前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仍然居高,但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控烟策略,可减少青少年环境烟草暴露伤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