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前硬膜外镇痛用于全髋置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中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行全髋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12h开始镇痛,实验组硬膜外导管输入0.2%罗哌卡因5ml/h;对照组输注0.9%的生理盐水。采用硬膜外麻醉,术毕开始硬膜外PCEA+PCA,药物为0.2%罗哌卡因5mg/h。记录局麻药用量、PCA的按压次数。采用100mm视觉模拟积分法,记录放置硬膜外管前、到手术室后、术毕、术后1、2、3、6、9、12、24h的VAS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结果:超前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的罗哌卡因用量分别为288.13±38.20mg,384.67±67.44m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的PCA按压次数和杜冷丁的应用明显多于超前镇痛组。两组患者NE、E、DA在术毕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24h超前组NE、E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局麻药毒副作用。结论:超前硬膜外镇痛用于全髋置换患者效果良好,且能有效抑制术后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超前镇痛的时间选择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调X染色体连锁的泛素特异性肽酶9(USP9X)表达对胃癌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USP9X小干扰RNA(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胃癌AGS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的AGS组、对照siRNA组和USP9X siRNA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的胃癌AGS细胞中USP9X的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Boyden小室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胃癌AGS细胞的凋亡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USP9X siRNA显著下调胃癌AGS细胞中USP9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USP9X表达下调显著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USP9X表达下调显著降低Mcl-1和MMP-2的表达,但明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USP9X可能是胃癌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关键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后.可以立刻在脑脊液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已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但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增多,多数研究认为1mg以上的吗啡没有发现更好的止痛效果,反而会带来呼吸抑制等危险的发生 。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吗啡用量.本研究比较了蛛网膜下腔注射0.2mg和0.5mg的吗啡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电解质、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预防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择期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手术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选择L_(2~3)穿刺、头向置管3.5cm。术中输液用复方氯化钠液、聚明胶肽,补液速度控制在8~15ml·kg~(-1)·h~(-1)。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30、50mmin和术毕时,抽取中心静脉血4ml检查血糖、电解质(Na~+、K~+、Cl~-)、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记录这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CVP)。结果手术开始后,CVP有逐渐上升趋势,术毕有明显升高(P<0.05)。术中、术后的MAP、HR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血糖于术中50min和术毕时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血清Na~+、Cl~-;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于术毕显著降低(P<0.01;P<0.05)。术中6例病人出现寒战反应;2例出现低钠、高血糖(Na~+<125mmol/L,Glu>10.0mmol/L),发生时间均在120min以上。40例病人麻醉效果满意,出血不多。结论前裂腺电汽化切除术术中CVP、血糖和电解质的监测对指导临床预防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麻醉中病人的体温保护和冲洗液出入量的监测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常继发于肺结核、胸膜、腹膜结核,并累及肋骨及肋软骨。以青少年和年老体弱者多见。胸壁结核病程长,治疗繁琐,且容易复发。外科治疗可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我院外科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共收治胸壁结核患者59例,全部外科手术治疗,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杨双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99-1999
胸肺组织学检查在胸肺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是完成此项检查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术方法。彩超引导下部位准确,自动活检枪快速穿刺,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安全可靠损害小,阳性率高。目前临床应用广泛。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行43例,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期慢性疼痛患者术前超前镇痛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长期慢性疼痛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剂用量和副作用。 方法:选择2004—06/2005-05新乡医学院一附院骨外科收治的40例拟行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12h开始镇痛,超前镇痛组硬膜外导管输入2g/L罗哌卡因5mL/h;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术毕开始硬膜外硬膜外自控镇痛+自控镇痛,药物为2g/L罗哌卡因5mg/h。记录局麻药用量、自控镇痛的按压次数。采用100mm目测类比积分法,记录放置硬膜外管前、到达手术室后、手术完成时、术后1,2,3,6,9,12和24h的目测类比评分。通过分析麻醉剂的用量和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结果:4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罗哌卡因用量:在术中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无差异(191.40&;#177;39.21),(191.96&;#177;43.31)mg,P〉0.05],术后镇痛超前镇痛组显著少于对照组[(288.13&;#177;8.20),(384.61&;#177;67.44)mg.P=0.0013]。②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对照组明显多于超前镇痛组[(38.36&;#177;12.30),(24.48&;#177;9.50)次,P〈0.01]。③对照组应用哌替啶7例,而超前镇痛组只有1例。④目测类比-评分: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⑤两组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局麻药毒副作用。 结论:超前镇痛可减少长期慢性疼痛患者手术后的止痛药物用量,改善疼痛评分。超前镇痛的时间选择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预处理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麻醉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20);丙泊酚组(P组,n=20);七氟烷组(S组,n=20);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n=20)。所有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采中心静脉血测定CK-MB和cTnI水平。结果术后6 h、12 h、24 h SP组cTnI和CK-MB释放量低于C组、P组和S组(P0.05),P组和S组低于C组(P0.05)。结论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管理中,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预处理可使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CK-MB)释放量显著较少。对于OPCABG患者,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预处理对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血液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20例择期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测定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t)、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D-二聚体(D-Dimer).分析各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Pt、AT-Ⅲ在术中、术后减少(P<0.05);ACT在术后48 h时缩短(P<0.05);PT和APTT在术后2 h延长(P<0.05),48 h缩短(P<0.05);术后t-PA、D-Dimer增高(P<0.05)、PAI降低(P<0.05).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24 h内机体处于低凝状态,易发生非外科性出血;24-48 h逐渐进入明显的高凝状态,应适时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长托宁-地佐辛-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孕妇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地佐辛-丙泊酚组(A组 n=30)和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 n=30).A组长托宁0.1m g/k g、地佐辛5mg、异丙酚1~2mg/kg静注;B组:芬太尼0.05~0.1mg/30s、异丙酚1~2mg/kg.记录T0、T1、T2、T3各时刻点血压MAP、H R,并记录苏醒期躁动、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情况,记录术后30min时患者的宫缩痛评分,最后计算异丙酚用药总量.结果 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宫缩痛V AS评分较低.结论 长托宁-地佐辛-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