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测量多项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以在某院出生的15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3天内超声测量胎儿体重、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分析胎儿体重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560例单胎足月胎儿,体重(3320.13±512.13)g,双顶径(92.75±4.29)mm,腹围(343.76±22.27)mm,股骨(71.20±3.37)mm.胎儿体重与双顶径、腹围和股骨之间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672~0.767,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体重与腹围相关性最大,双顶径次之,股骨长最小.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利用胎儿腹围、股骨长和双顶径来判定巨大儿的截断值分别为355.00mm、73.50mm和95.50mm, 灵敏度分别为68.8%、68.8%和62.5%, 特异度分别为77.9%、79.2%和76.6%.结论:分娩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股骨长、双顶径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腹围大于355mm、股骨大于73.50mm、双顶径大于95.5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许云燕  穆仲平  李雪蕾 《安徽医学》2016,37(10):1239-124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1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隔离肺的胎儿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预后。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隔离肺共15例,病灶均为单侧。典型超声表现为胎儿胸腔内回声均匀的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呈三角形或楔形,团块内血供来自主动脉。15例中合并多发畸形1例,胸腔积液2例,肺囊腺瘤3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及时发现胎儿隔离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心内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为产前超声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并在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的15例心内型TAPVC患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总结心内型TAPVC患儿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及其产前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结果 15例心内型TAPVC患儿中,14例(93.33%)产前超声心动图准确诊断,1例(6.67%)漏诊.15例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①15例四腔心切面左房后壁均未探及肺静脉开口,左房后方空间指数(PLAS)>1.0,左房与降主动脉之间见肺静脉总腔(CPV);②10例单纯性(孤立性)心内型TAPVC病例四腔心比例正常;③13例引流入冠状静脉窦(CS)的病例CS均明显增宽.结论 胎儿心内型TAPVC具有左房后壁光滑及其后方出现CPV,PLAS指数>1.0,CS增宽的典型超声心动图特征;超声心动图对心内型TAPVC的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价值。方法对5例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产后结果对照,总结声像图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 5例于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发现并于产后证实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5例均为单绒毛膜双胎,其中3例为单羊膜囊,2例为双羊膜囊;5例均为无脑、无心畸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并及早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急性肺栓塞的主要诱因,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79例,本文就其临床价值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0~6岁听力正常儿童不同年龄段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b-ABR)反应阈及波Ⅴ潜伏期,评价tb-ABR在0~6岁儿童听力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0~6岁听力正常儿童根据年龄分为A(0~岁)、B(1~岁)、C(3~6岁)组,每组各40例,进行tb-ABR及行为听阈测试,比较不同年龄段的tb-ABR反应阈和波Ⅴ潜伏期的差异及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在1、2、4kHz,各组tb-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5kHz,B组tb-ABR反应阈为46.3±11.5dB nHL,较A组(40.7±13.6dB nHL)和C组(35.6±9.2dB nH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频率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相关性均较A、C组低,其中在0.5kHz相关性最低;各组内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均随刺激声频率升高而越好,各组tb-ABR波Ⅴ潜伏期均随刺激声频率增高而缩短,同一刺激频率下波Ⅴ潜伏期及I-V波间期随年龄增加逐渐缩短。结论 0~6岁听力正常儿童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均有良好相关性,但其低频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及鼻窦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鼻及鼻窦骨折病例资料,其中鼻骨骨折39例,伴有鼻窦骨折7例;单纯鼻窦骨折3l例。手术治疗39例。结果 本组行鼻骨骨折复化术25例,22例随访半年,鼻外形满意,鼻腔通气无障碍;3例遗留鼻部畸形。14例行鼻窦骨折复位手术,其中11例同时手术治疗伴发的颌面、眼及颅脑损伤。结论 鼻及鼻窦骨折主要根据X线摄片及CT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对有骨折移位者均应手术复位,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于骨折复位片获得满意效果。眼、颌面、颅脑等临近器官损伤的诊治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许云燕  穆仲平  李雪蕾 《安徽医药》2016,37(10):1239-124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1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隔离肺的胎儿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预后。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隔离肺共15例,病灶均为单侧。典型超声表现为胎儿胸腔内回声均匀的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呈三角形或楔形,团块内血供来自主动脉。15例中合并多发畸形1例,胸腔积液2例,肺囊腺瘤3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及时发现胎儿隔离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