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β-连环蛋白(β-cat)在胃癌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20例胃腺瘤标本中细胞周期素D1和β-连环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胃癌β-cat的异常表达率(78.0%)高于胃腺瘤(60.0%),β-cat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相关性。胃癌Cyclin D1的异常表达率(72.0%)高于胃腺瘤(60.0%),Cyclin D1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而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无相关性。结论:β-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β-cat异常表达导致Cyclin D1的激活而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β-cat和Cyclin D1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6年6月-2009年11月对连续收住院的1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PcomAA患者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其中男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岁。动脉瘤直径平均为7.9mm。发病剑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6.7d。利用确切概率法分析下列因素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最初动眼神经麻痹的程度、动脉瘤的大小、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结果①19例患者治疗时均为完全栓塞。②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1个月。12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正常,7例患者的症状部分恢复。其中1例患者因1年后动脉瘤复发行二次栓塞术,2年后再次造影随访证实动脉瘤栓塞致密。该患者在二次治疗后2个月余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恢复,且未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③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及是否伴有SAH,对恢复情况均有影响(P〈0.05);动脉瘤的大小对恢复情况无影响(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是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治疗方式。在患者群中,尽早治疗的、伴有SAH或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较轻者,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治疗的方法、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结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7天.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血肿吸收消散或机化,无感染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重要治疗手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在保证生命的前提下进行保脾手术,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CO2气腹下肝癌H22转移的影响。方法:昆明鼠40只(清洁级),中腹部穿刺置入1mm套管针,自套管针注入1×106肿瘤细胞后,建立CO2气腹,压力8mmHg,时间30min。术后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ml;As2O3(2mg/kg),1ml;As2O3(4mg/kg),1ml;As2O3(4mg/kg) 肝素(10U/ml),共1ml。气腹后第3、7天测量CD44、VEGF的变化;比较各组生存状态、腹围、体重变化及转移瘤直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2O3组CD44、VEGF表达,转移瘤直径均明显降低。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稍好。As2O3肝素组戳口种植率最低。结论:As2O3对CO2气腹腹腔镜肿瘤生长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Smad4在膀胱癌的表达,分析VEGF-C和Smad4的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膀胱癌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膀胱癌病例56例,其中浅表性膀胱癌(Tis,Ta,T1)32例,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24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VEGF-C和Smad4在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以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膀胱癌组织内的淋巴管密度(LVD)。结果VEGF-C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Smad4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VEGF-C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Smad4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淋巴管密度呈负相关(P0.05)。VEGF-C和Smad4的表达呈负相关,VEGF-C的高表达和Smad4的低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VEGF-C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量与其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Smad4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量(P0.05)。结论 VEGF-C和Smad4在膀胱癌组织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Smad4可能通过调节VEGF-C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膀胱癌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CO2激光治疗体表常见疾病如痣、疣、皮赘等580例,了解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根据病灶大小质地柔硬选择合适的能量,将激光束垂直对准病灶从一端进行治疗,至病灶彻底消除为止。结果:580例皮肤病一次性治愈率为89.0%,重复治疗为11.0%。结论:CO2激光治疗常见皮肤病,具有封闭血管、减少出血、降低痛感及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ⅠⅠⅢⅤⅣⅢ患儿,女,6岁。因全身皮肤出现色素花纹6年于2001-06-03就诊。患儿出生后1个月其母发现患儿背部皮肤颜色较暗,1.5个月时背部出现褐色花纹,并逐渐扩展到前胸及四肢。出生后10个月全身褐色花纹呈对称分布,1~1.5岁时面、颈部逐渐出现褐色斑。1.5岁后色斑停止增长,但色斑花纹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面积增大,日晒后加重。2年前曾在外院诊断为“色素失禁症”,治疗1个月(具体不详),症状无改善。其母否认近亲结婚,无流产史、传染病史,无孕期感染史及服药史。患儿是第1孕第1胎,足月剖宫产,1岁开始讲话、行走,1.5岁长出6颗牙齿,但至今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7例胆囊疾病患者(4例胆囊息肉,2例胆囊结石,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使用普通LC手术器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胆漏及出血并发症发生、1例肋弓下增加1mm克氏针穿刺孔悬吊和牵引胆囊。结论:临床上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LC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美容效果突出,术后疤痕不明显,但操作困难,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LC的改进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9.
粘附分子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粘附分子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促进肿瘤转移。本文对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粘附分子的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机制及预防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发病率在我国较低,年发病率2.5/10万~4.o/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8%~1%,但在头颈部肿瘤中占首位[1]。对于几乎所有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高、生活质量好、预后好。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故手术方式及效果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肿瘤患者的年轻化及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目前所常采取的多功能“八保留”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也常会出现耳枕部皮肤麻木、肩部疼痛不适、面部肿胀及瘢痕挛缩致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已不被接受。根据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模式、随访资料及相关文献,设计了颈部Ⅱ区、Ⅲ区、Ⅳ区、Ⅵ区的淋巴结廓清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