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继珊  付健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71-1973
目的探讨北京市宣武区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制定预策略和措施、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宣武区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宣武区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病发病率在110.05/10万~304.80/10万之间波动,平均发病率212.20/10万,发病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3年前呈明显下降趋势,2003—2006年逐渐上升,2007年出现小高峰,2008年再次呈现下降趋势。发病以5—10月份为主,历年的8月份为发病高峰。各街道每年均有病例发生,平均年发病率波动在54.1/10万~325.3/10万之间。0~4岁年龄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24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562.37/10万和466.95/10万;在各种职业中,学生和干部职员发病最多,其报告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9%和18.0%。结论宣武区细菌痢疾防控工作将以0~4岁年龄组婴幼儿、学生和干部职员为防制重点,在夏秋季发病高峰到来前,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减轻细菌性痢疾给人群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门诊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现状,分析本辖区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方法以2011—2015年在北京市西城区两所三甲医院成人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对其进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检测腹泻病例共714例,200例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8.01%;其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0.08%;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8.63%。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阳性率(χ~2=7.211,P<0.05)。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中有腹泻10次以上、恶心、呕吐、水样便症状的病例百分比明显高于检测阴性病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中有腹痛症状的病例百分比明显低于检测阴性病例,腹泻10次以上的病例百分比明显高于检测阴性病例;诺如病毒及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中,便常规检查分别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病例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检测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西城区成人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较为普遍,腹泻多次水样便、恶心、呕吐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次数较多的无腹痛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9月18~22日,北京市宣武区某所学校初二(6)班发生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区春季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及分析。结果: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104例,总阳性率38.5%,细菌培养阳性率21.2%,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2%,有3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急性散发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应进行必要的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5.
~(60)钴辐照对中成药灭菌效果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60钴辐照对中成药的灭菌效果,对辐照前后中成药进行了细菌总数、霉菌总数检测。结果,经 5~10kGy的60钴γ射线辐照,除银甲片外,其它15种中成药均符合药典规定标准。用60钴γ射线辐照对中成药灭菌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429例,总阳性率45.5%,细菌培养阳性率19.3%,病毒检测检出率为30.8%,有20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 北京市城区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病原型别复杂多样,且有鲜明的季节流行特征,每年应在流行高峰来到之前,通过实施各类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生。同时应进行必要的腹泻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本辖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基层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状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基层疾控机构继教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有益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0—2011年北京市两城区(_幸j区)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肠道病毒病原体检测,分析肠道病毒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医疗机构临床诊断为手足r1病患者咽拭子和粪便标本共418份,应用Realtime—PCR检测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并对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418份标本中,肠道病毒总体检出率为53.59%(224/418)。2010年咽拭子标本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枪出率(36.26%)高于2011年(16.89%),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80,P〈0.005);2011年咽拭子标本CoxA16型病毒阳性检出率(26.03%)高于2010年(10.9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58,P〈0.005)。分别比较两年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发病3大内和3天以上采集的标本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x^2=5.85,P〈0.05;2011年:X^2=15.26,P〈0.005)。结论引起北京市西城区(南区)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肠道病原体,2010年为未分型肠道病毒,2011年为CoxA16。在发病3天内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有助于提高病毒检出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