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B病毒曾因导致人类肝炎为而被关注。它的血清学分类与A-E肝炎病毒相异。最近,它的基因已被克隆,此基因结构表明该病毒为RNA病毒,至少有三个亚型,为类黄病毒属病毒。对它们基因结构的比较和种系进化分析表明,它是与HCV相近的一种独立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预防HIV感染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粘膜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需要有效的疫苗,而开发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在于HIV的快速突变率,这能逃脱细胞毒性T细胞(CTL),并难以诱生中和抗体。解决这些困难应该从天然免疫系统、生殖道和直肠的粘膜相关淋巴系统、获得性免疫应答以及使用宿主抗原这四个免疫学领域入手,重新调整疫苗策略以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人才,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疫苗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将有可能为我国的预防生物制品学科建设提供具有潜力的、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提高该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促进其基础性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学科研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协调为特征的实践活动,经的目的是保持医学科研系统的有序状态,而逐步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原则指导医学科研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揭示其性质有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DNA免疫接种是免疫预防的新方法。如果免疫原性理想 ,那么 ,这种用编码各种蛋白的裸 DNA进行的免疫有希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免疫方法。为了避免接种疫苗时注射大量 DNA,应对人用疫苗使用有效的基因转移技术。  在疫苗学和基因治疗中 ,使用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重组流感病毒体 (IRIV)作为 DNA的送递系统似为有前途的方法。这种系统具有避免疫苗中含有高浓度 DNA的优越性。另外 ,已证实 IRIV有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这个送递系统的优点是 :以流感病毒血凝素介导与多种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使病毒体内化。接着…  相似文献   
6.
HCV核心蛋白(Core)能与胞内多种蛋白结合,能对MAPK、Jak/Stat、NF-κB、NF-AT、p21等胞内重要信号传导途径进行调节,影响甚至决定了HCV感染细胞的最终命运增殖或凋亡,在HCV感染的病理发生和慢性化及致肝细胞癌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灰质炎病毒缺陷型重组载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脊髓灰质炎病毒重组载体系统由于受到构象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表达外源抗原,缺陷性重组载体系统则可利用外源基因置换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蛋白P1编码区而插入较大片的外源基因,因此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其基本原理是以我不基因置换脊髓灰质炎病毒的P1基因,同时以另一途径提供P1结构蛋白,形成缺陷性病毒颗粒,此颗粒可以感染新的细胞,并表达其重组的外源抗原,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此系统为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表达大  相似文献   
8.
传统疫苗缺乏有效诱导体内细胞免疫的能力 ,DNA疫苗则能够在体内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此项技术的发展为预防结核病和艾滋病等传染病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免疫抑制恒河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建立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在免疫抑制恒河猴的动物模型,进一步分析人EV71在免疫抑制动物体内病毒增殖、病理变化以及病毒抗原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按照每天15 mg/kg的剂量给8只恒河猴口服环孢菌素A连续7 d后造成其免疫抑制状态,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EV71病毒FY23株,对其进行14 d的临床观察后处死,采集各器官组织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同时对不同的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感染EV71病毒后,免疫抑制组的临床症状、病毒载量、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都明显比非免疫抑制组严重,从病毒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来看呼吸系统感染较消化系统感染明显严重。结论: 本实验分析了人EV71在免疫抑制动物体内病毒增殖的情况,为建立用于EV71疫苗评价的恒河猴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并对未来的EV71疫苗的使用人群范围做出了新的限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效果.方法 取前期制备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之后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及大体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恒河猴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之后观察试验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血液学、生化检测、CD4+、CD8+细胞比例检测、病毒血症检测、病毒在组织器官的分布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给予大鼠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200倍剂量时,无论是临床症状监测还是大体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恒河猴3次免疫8倍人用剂量时,疫苗对动物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CD4+ 、CD8+细胞比值亦无明显改变,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器官中均未检出腮腺炎病毒RNA,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大体病理学改变.结论 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均无明显异常,充分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从而为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