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为了掌握在学中小学生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研究对策,我省从1986年秋起,在广州、汕头、韶关、佛山、湛江、通什六市和从化、揭阳、曲江、顺德四县在学中小学生进行死因监测,现将1986~1987学年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3所重点学校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情况,明确防治工作重点。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广东省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广东省3所省直管学校1997~2001年共26 674名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生龋齿(恒牙)患病率为12.67%~19.63%,肥胖率从1997年的5.45%上升至2001年的10.55%,且小学生的肥胖率高于中学生(P<0.01);视力低下率居高不下,为47.57%~66.56%,且中学生的患病率高于小学生(P<0.01);蛔虫、沙眼检出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3所重点学校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仍不容乐观。防治工作重点:小学生应在肥胖、龋齿(恒牙),中学生应在视力低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摄入不同剂量乳糖与氢呼气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广东青少年摄入不同剂量乳糖与氢呼气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乳糖进行氢呼气试验。选择广州、珠海、佛山、韶关 4个城市 7~ 1 8岁健康的中小学生 92 6名 ,摄入2 5 0 0g纯乳糖进行氢呼气试验 ,对检出为乳糖酶缺乏者 ,先后服用含乳糖 1 2 5 0、6 2 5g的奶粉 ,进行牛奶氢呼气试验。结果 广东省中小学生乳糖酶缺乏率为 73 7%。乳糖酶缺乏者出现最大呼氢峰值的年龄是 1 3岁 ,其中乳糖不耐受者出现最大呼氢峰值的年龄是 1 2岁。摄入乳糖 2 5 0 0、1 2 5 0、6 2 5g的呼氢峰值分别是 6 2 1 1、4 0 89、37 92mol/L ,差异有显著性 (U1 =1 6 76 3 5 0 ,U2 =5 739 0 0 ,P <0 0 1 )。摄入 2 5 0 0g乳糖受试组乳糖不耐受的呼氢峰值明显高于乳糖吸收不良者 (U =2 31 1 4 0 0 ,P<0 0 5 )。摄入 2 5 0 0、1 2 5 0、6 2 5g乳糖出现最大呼氢峰值时间分别是在摄入后 1、2、3h ,最高的乳糖酶缺乏检出率分别是在摄入后 2、2、3h。结论 氢呼气试验的呼氢峰值随乳糖摄入量的减少而降低 ,乳糖酶缺乏发生时间有随乳糖摄入量的减少而推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02年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确定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和地区。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城市、中小城市、2类农村各3个区(县)、1类农村4个县,每个县(区)抽取2个街道(乡)、6个居委,共540户,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得≥18岁居民个人基本情况,体检获取体重、身高数据。结果 共调查≥18岁成年人15 130人,体重指数均值为22.03±3.38,男性(22.06±3.37)与女性(21.98±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23.06±3.53)与农村(21 08±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6 8%和1.8%,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 7%。超重粗患病率城市(24 8%)高于农村(9.4%),男性(17 5%)高于女性(16 2%);肥胖粗患病率城市(3.1%)明显高于农村(0 7%),男性(1 8%)与女性(1.7%)之间差异无统汁学意义。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体力活动、家庭收入、性别、年龄、吸烟与城乡。结论 广东省超过六分之一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与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2002年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获取6岁以下儿童共3569名体检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参考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果 男童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女童。城市儿童优于农村儿童。肥胖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其中0-1岁女童及4-6岁男童肥胖率较高,分别为7.8%,9.8%;消瘦率、低体重率、生长发育迟缓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其中消瘦率以0-1岁年龄段最高;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发生情况相似,男童均以4-6岁年龄段最高,女童均以2-3岁年龄段最高。结论 6岁以下农村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生视力不良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各部门为此非常重视,为了解学生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我们于1980~1986年选择了省会所在地广州市及县级市肇庆、新会县城各2~3所中小学校作为学生的视力追踪观察点,并开展防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措施对农村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干预效果,为降低农村学校青少年运动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一个二类农村地区中,选取县城城镇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2006年度的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8 647名为研究对象,推行综合干预措施1 a后,采取同一判断标准作干预前后自身对比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知识得分干预后提高了24.7%,知晓率提高了88.5%,女生(25.8%,90.4%)均比男生(23.9%,86.7%)明显;但随着学段的上升,学生知识知晓率提高的幅度呈明显减少趋势 (小学生138.7%,初中生99.3%,高中生64.6%).行为得分干预后提高了55.5%,男生(87.6%)比女生(38.6%)明显,以初中生(100.1%)提升的幅度最大.运动伤害发生率干预后下降了97.6%,女生(146.0%)比男生(78.9%)明显,以初中生(131.9%)下降的幅度最大.结论 推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中小学生学校运动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广东省1986~1988三学年六市四县中、小学生死亡监测结果及广东省高教局提供的1987~1988两学年该省大学生死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小学生三学年的死亡率依次为9.13/10万、10.71/10万、16.6/10万,逐年上升,其中溺水死亡增加显著;中学生三学年死亡率依次为11.69/10万、9.82/10万、9.57/10万,其中溺水逐年减少,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大学生二学年死亡率分别为22.02/10万、25.86/10万。学生死因以溺水、交通事故居首位。认为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降低这两方面的死亡率,从而降低学生的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991年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1991年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李海康,杨小娟,郑春立为了系统掌握我省中小学健康状况,以便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我们于1991年在我省5市5县城乡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健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与检查方法本次收集我省199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的屈光状态,探讨和掌握学生视力减退的原因及学生发生近视发展的规律,为今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我站和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对广州市部份中、小学生1,122人、2,244只眼,进行了屈光状态的调查。除去记录不全及患有眼病和废卡片外,有效眼2,190只眼,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