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该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肥胖12例,二次手术4例,糖尿病3例,营养不良3例,滞产3例,妊娠水肿2例。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滞产、妊娠水肿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至胎儿娩出。单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清官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有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蜕膜残留,降低清宫率。  相似文献   
3.
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疗效显著,是针灸临床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常用之法。但是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有关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临床报道文献,发现无论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是研究领域均缺乏对该疗法适应症筛选的重视及出血量标准的确定。重视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适应症筛选和放血量的控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昆珊 《现代保健》2010,(8):122-12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甲氨蝶呤按体表面积50mg/m^2单次肌注,同时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按体表面积50mg/m^2单次肌注。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54.2%),治疗疗效与停经天数、血B—hCG值及其下降率有关。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内出血、无剧烈下腹痛、停经时间短(少于50d)及血B—hCG值〈5000mlU/ml的异位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5.
李昆珊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11-1212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早孕孕囊等各项指标与药流结局的关系,寻找药流的合适条件.方法:对447例停经49天以内早孕要求药流的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子宫位置、孕囊大小、有无胚芽、流产1周后组织残留情况与流产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囊大于2cm,有胚芽,后位子宫、流产1周后组织残留大于2 cm者药流失败率增加.结论:超声检测孕囊、胚芽,子宫位置及宫内残留组织对药流结局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甲氨蝶呤按体表面积50 mg/m2单次肌注,同时米非司酮300 mg一次顿服;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按体表面积50mg/m2单次肌注.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542%),治疗疗效与停经天数、血β-hCG值及其下降率有关.结论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内出血、无剧烈下腹痛、停经时间短(少于50 d)及血β-hCG值<5000 mIU/ml的异位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诊刮)后加用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行诊刮后口服妈富隆治疗1~3个周期,比较血色素、经量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 妈富隆治疗止血效果好,月经量减少,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变薄.结论 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碘伏擦拭宫腔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住院待产妇1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碘伏擦拭宫腔,术后静滴青霉素,对照组术后静滴头孢哌酮.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发热持续时间、术后白细胞最高值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病率、白细胞最高值、切口感染方面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但切口感染、低热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剖宫产术中碘伏消毒子宫,可减少感染机会,避免滥用抗生素,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ircVAPA通过miR-125b/HOXA7轴逆转口腔癌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将SCC9/DDP细胞分为SCC9/DDP组、si-NC组、si-VAPA组、miR-125b组、miR-NC组、pcDNA-VAPA组、miR-HOXA7组。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VAPA和miR-125b表达,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耐药、增殖、侵袭和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OXA7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APA、miR-125b和HOXA7的靶向关系。结果:和HOK相比,SCC9和SCC9/DDP细胞中circVAPA表达明显升高,miR-125b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SCC9/DDP细胞中circVAPA表达明显高于SCC9细胞,miR-125b表达明显低于SCC9细胞(P<0.05)。和SCC9/DDP组相比,si-VAPA组细胞IC50浓度、细胞耐药指数、细胞侵袭能力和细胞中HOXA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P<0.05)。和miR-NC组相比,miR-125b组细胞IC50浓度、细胞耐药指数、细胞侵袭能力和细胞中HOXA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P<0.05)。靶向关系结果显示,miR-125b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miR-NC组(P<0.05);si-VAPA组细胞中miR-125b表达明显高于si-NC组(P<0.05),miR-125b组细胞中HOXA7表达明显低于miR-NC组(P<0.05)。和miR-125b组相比,pcDNA-VAPA组和miR-HOXA7组细胞IC50浓度、细胞耐药指数、细胞侵袭能力和细胞中HOXA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表达circVAPA可通过调控miR-125b/HOXA7轴来逆转口腔癌细胞化疗耐药,抑制口腔癌化疗耐药细胞增殖、侵袭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