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椎主动锻炼配合牵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推拿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并与牵引推拿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半年及1年随访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酒精依赖1例(附10个月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酒精依赖1例,以探求外科治疗酒精依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扣带回、伏隔核多靶点毁损治疗,手术前后及术后3个月、10个月进行精神症状、智商、记忆、欲望、神经心理等评价。结果术后酒瘾消失,10个月随访未复发。无记忆、智商、人格和欲望等副作用。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酒精依赖显示出短期确切疗效,对精神和神经心理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了解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牵引、推拿、TDP及运动疗法等对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治疗。结果:130例病人,经2 ̄4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5.4%。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治疗颈椎病之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通塞脉片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2组悉以30 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塞脉片对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6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n=53)和普通病房(n=53),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 I)、社会功能(OHS)评分,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治疗措施,出院时由患者或亲属填写满意度(VAS)评分。结果与普通病房比较,卒中单元显著改善NIHSS、B I、OHS评分,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明显提高。卒中单元组早期康复比例、康复强度高于普通病房。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平均住院费用卒中单元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但费用效益分析表明,卒中单元优于普通病房。结论卒中单元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就医顾客忠诚驱动模型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院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和维护忠诚的就医顾客群体,使自身得到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其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就医顾客忠诚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就医顾客忠诚的8种因素,找出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构建了就医顾客忠诚驱动模型。  相似文献   
7.
化脓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 影响的观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我院1984年在湖南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的协助下,对100例患者血清总 lgE 进行了治疗前后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观察对象为年龄14周岁以上呈轻度和中度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主动锻炼配合牵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 用牵引推拿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并与牵引推拿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半年及1年随访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五羟色胺影响的行为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羟色胺 ( 5 - HT)影响多个生理系统和多种行为 ,本文介绍 5 - HT对行为广泛作用的理论 ,5 - HT影响的摄食行为、神经内分泌功能、攻击行为、抑郁、社交焦虑等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功能损害及临床特点的差异,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VD患者与34例AD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查及临床特点作对比研究。结果:①MMSE总分VD组(17.4&;#177;6.0)高于AD组(14.3&;#177;53)(t=3.908,P=0.001),6项因子分VD组高于AD组(t=3.614~3.614,P&;lt;0.05~0.01),VD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②VD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n/%:27/77,32/93,31/90)明显高于AD组(n/%:10/29,0,0)(x^2=9.583,13.568,112.759,P&;lt;0.05)。③VD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呈波动特点多见,AD多呈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结论:结合VD与AD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及不同的临床特点有助于VD与A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