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扰素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 ,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主要分 a、β、 三类 ,以干扰素 a抗病毒作用最强。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是目前第一个抗病毒的阴道局部用药新剂型 ,是将干扰素直接作用靶细胞 ,较小剂量就足以导致靶细胞形成抗病毒状态或抑制癌细胞增殖 ,在临床用于妇科多种病毒性病的治疗中 ,均取得满意的疗效。1 治疗慢性宫颈炎 ,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感染病毒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等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可使受到单纯疱疹病毒攻击的Hep- 2细胞不发生病变 ,起到完全抑制病毒的作用 ,可…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7个月~15岁。血肿性质:急性13例,亚急性2例。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胸腺肥大1例。 主要临床表现:原发昏迷5例,头痛11例,呕吐15例;神志清醒12例,朦胧嗜睡3例;10例头颅X线平片,9例有颅骨骨折。头颅CT扫描,血肿量20~30ml 9例,40~50ml 4例,>60ml 2例。1例伴有少量硬膜下积液,1例伴有单侧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39例高血压神经基底节区出血浮动骨瓣超早期微创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术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9例高血压神经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行浮动骨瓣超早期微创手术,常规骨瓣开颅后皮质非功能区切开1~1.5cm,渐达血肿腔,显微镜下大部或基本清除血肿,严密止血,创腔置引流管,硬膜敞开,骨瓣回纳筋膜固定.结果 36例存活,死亡3例.随访36例6个月~1年,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1例.结论 浮动骨瓣超早期微创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充分、脑内创伤小、止血彻底、适度减压及脑保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农业、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及颅脑损伤合并身体其它部位的损伤逐年增加。而我国广大农村、厂矿的基层医院往往是处理颅脑损伤的第一线,因此基层医务人员对颅脑损伤的知识应有基本的认识,对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重型伤及复合伤病人的诊断、急救和转运是否正确及时是能不能顺利抢救伤病人员的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5例小儿moyamoya病(MD)颞浅动脉(STA)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病理,它们的变化是中膜平滑肌细胞变性、破坏,内弹力板变薄、断裂和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这些变化与成人MD脑动脉和STA的病变一致。小儿MD的STA中能看到大量较早期和较轻的病变,如中膜平滑肌细胞空泡变性、质膜破坏、或仅见于内弹力板两侧的肌细胞坏死;内弹力板破坏轻;内膜增生轻,没有管腔狭窄,与成人不同。本文对MD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和病因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颅内肿瘤1,53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了29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儿颅内肿瘤1,534例。临床上有如下特点:(1) 组织学特点与成人有显著不同,成人常见的三大良性肿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和听神经瘤)在儿童期少见,而神经胶质瘤则相当多见(71.25%);(2) 肿瘤发生部位在成人幕上明显多于幕下,小儿则多发生在中线(第三脑室前、后部)和后颅凹;(3) 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比成人多,本组占80~90%;(4) 诊断较成人困难,曾有过误诊者占28.4%,最常误诊为颅内炎症或胃肠道疾患;(5) 预后较成人差,这与肿瘤病理性质和部位有关。作者强调对小儿脑瘤尽可能早期诊断,手术中争取做到肉眼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能辅以放射治疗,治疗效果定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Aqp5蛋白的C末端结构对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Aqp5-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小鼠,验证Aqp5-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对该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并初步比较研究此突变小鼠的肺脏组织结构和转录组的改变,探讨该突变小鼠用于Aqp5功能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基于gRNA的CRISPER Cas 9技术构建Aqp5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小鼠(Aqp5-p.I260*)并进行序列鉴定,采用组织切片、荧光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明确突变蛋白在肺泡上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和突变小鼠肺组织结构,采用转录组测序研究突变小鼠肺脏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qp5蛋白C末端截断小鼠,发现p.I260*改变了亚细胞定位,Aqp5-p.I260*鼠肺泡数目少于野生鼠;Aqp5-p.I260*小鼠肺组织的转录组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发育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通路,其Aqp5功能缺陷后诱发炎症相关通路基因(Hspa1a、IL-1β、Col3a1等)的表达水平改变。结论 本研究在体验证了小鼠Aqp5蛋白C末端6个氨基酸缺失突变对该蛋白细胞膜定位的关键作用,表明了以该小鼠作为Aqp5...  相似文献   
8.
松果体区肿瘤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作者报告了近3年多来治疗的46例松果体区肿瘤,认为脑 CT 检查对于术前肿瘤定性有一定帮助。这些病例皆采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作到肿瘤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者占80.43%,手术死亡率为4.34%。由于此部位肿瘤直按手术死亡率近10余年来已明显降低,而肿瘤约有1/4组织学为良性,故作者主张治疗的首选方案为直接切除肿瘤。经过多年来各种手术入路的比较,作者认为用枕部经小脑幕上入路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儿童脑囊虫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儿童寄生虫病是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的多发病,而侵及颅内的寄生虫也多有发生.及时而正确地治疗,其预后是良好的.本文对我院1955年至1989年34年间所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儿童脑囊虫病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中缺氧诱导因子(H ypoxia Inducible Factor,H IF)-1α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取本院20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抽提病变组织中的总RNA,通过RT-PCR方法检测其中H 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20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中,6例为家族性血管网织细胞瘤,14例为散发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病变组织中,H IF-1α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达到正常对照组的(2.88±1.04)倍(P<0.01)。家族性与散发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之间,H IF-1α的表达水平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中,H IF-1α的表达水平往往会有升高,这可能与VH L(Von H ippel-Lindau,VH L)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