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药敏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近3年2 165株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前八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株菌、阴沟肠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均在51.4%~100%,而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除产碱假单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69.8%较高)均小于45.7%,对抗茵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均高于29.1%)和产碱假单胞菌(均高于44.3%),且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已跃居第五位,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假单胞菌耐药率均较高,并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提倡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笔者所在医院ICU患者病原菌流行病学分布及敏感性状况。方法收集ICU科室2009年1月~2011年12月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鉴定结果,统计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分离到病原菌82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7株,占24%;革兰阴性杆菌625株,占76%。排名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3.1%),金黄色葡萄球菌(16.9%),肺炎克雷伯菌(14%),铜绿假单胞菌(12.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9%),大肠埃希菌属(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8.9%,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从91.7%下降到14.8%,对美罗培南则由100%降至13.6%,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则保持相对稳定。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保持高度敏感,而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明显。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相对稳定。结论笔者所在医院ICU患者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呈逐渐增加的耐药趋势,其它药物则保持相对稳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但临床治疗手段有限,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载体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现状做一综述,指出了当前软骨组织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对未来软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于2004年5月31日正式实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ra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鼻(HME)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作用与干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机械通气时使用人工鼻,采取人工鼻的特殊干预;对照组在常规通气时不使用人工鼻,实施VAP常规干预,两组均采用VAP的集束干预、耐药菌干预、抗菌药物干预等;分别于使用后连续7 d内观察人工鼻两端细菌培养结果与痰培养的相关性及VAP发生率与干预效果。结果人工鼻近端细菌株数明显高于远端细菌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6.67%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鼻近端与痰中细菌种类的符合率达到了81.81%。结论人工鼻可以截留人工气道和呼吸机内外管道的细菌的作用预防VAP的产生;但在使用人工鼻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早期识别VAP,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VAP的发生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院临床近年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自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病原菌资料,对其构成及耐药性作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7 0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961株(56.52%),革兰阳性菌1 582株(22.57%),真菌1 465株(20.91%);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1 015株,15.00%)、铜绿假单胞菌(906株,12.93%)、大肠埃希菌(874株,12.47%)。2008-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总检出率为85.07%(678/7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总检出率为73.17%(150/2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4.19%(561/874)、46.31%(301/6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68.42%~74.51%)较高,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均<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95.52%~100.00%)最高,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3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60.31%~85.83%、59.38%~73.23%。结论该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强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携带感觉神经的示指背皮瓣在拇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利用带有感觉神经的示指背皮瓣修复了20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切取皮瓣大小1.3cm×1.5cm~2.1cm×2.5cm,示指背供瓣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所有皮瓣、皮片都成活,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手指功能、外观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5~10mm(平均7.8mm),供瓣区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携带感觉神经的示指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创面疗效较佳,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在性病诊治工作中,遇到较少见的淋菌性阴茎小脓肿5例,报导如下: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为青壮年,年龄28—40岁,个体户3人,司机1人,干部1人。文化程度除1人大专外,其余为初中。皆有嫖娼史和急性淋病史。曾用过青霉素和淋必治治疗,淋病症状消失。患病后3个月至7个月内,分别发现阴茎有小脓点破溃溢脓,病程1个月至3个月。多次按疖肿用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有的也用过淋必治治疗,症状好转2—3周后又复发。为此特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修复跟腱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治疗跟腱及软组织缺损11例。皮肤缺损4 cm×6 cm~9 cm×13 cm,跟腱损伤部分缺损或全部缺损,病例的缺损长度2~5 cm。根据创面大小及跟腱损伤或缺损的程度,切取相应大小的股前外侧皮瓣及阔筋膜,设计跟腱缺损区处于穿支血管蒂部,修复跟腱缺损。患足跖屈位术后石膏固定6周。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部分指肪液化,换药后愈合。部分植皮的供区植皮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跟腱张力恢复,踝部跖屈背伸功能正常。 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修复跟腱及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体外构建ePTFE软骨复合体的可能性。方法:实验组:分离、获取、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二者按7:3比例混和,接种到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为内支撑外裹聚羟基乙酸(PGA)支架上,体外培养8周后,行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测。对照组:利用实验组支架单纯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培养。结果:实验组:体外培养8周后形成形态良好的软骨样组织复合体,组织学可见成熟软骨陷窝、异染基质、Ⅱ型胶原表达阳性。对照组:无软骨形成。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混合培养,可以在体外构建出特定形状、结构组织学良好的ePTFE软骨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