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省11年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科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第 1位原因。减少产科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辽宁省 14个市 2 5个监测点 1990 2 0 0 0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网。1.2 方法在全省 2 5个以县、区为监测单位的监测点内 ,建立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活产统计和孕产妇死亡报告系统 ,对所有死亡病例按统一内容进行死亡调查 ,县区、市、省逐级每年一次对死亡病案开展技术评审。通过逐例评审 ,明确死因和分析影响死亡…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 1990年为 6 4 .8/ 10万 ,2 0 0 0年为 2 7.8/ 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同时 ,主要死亡原因 (简称死因 )也发生了变化 ,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结果1.资料 :本资料来源于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2 .孕产妇主要死因 :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地区活产总计 86 9348例、孕产妇死亡 4 14例。直接产科死因占 75 .6 % (313/ 4 14 ) ,间接产科死因占 2 4 .4 % (10 1/4 14 )。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  相似文献   
3.
309例神经管缺陷围产儿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描述1998~2003年期间辽宁省围产儿神经管缺陷(NTDs)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结果:辽宁省累计NTDs发生率9.99/万,其中男性6.95/万,女性13.15/万,城市5.96/万,农村17.35/万。无脑畸形发生率6年下降73.19%。母龄别发生率为25~29岁组发生率最低;孕妇末次月经在8、9月时出生的男性NTDs高发。NTDs围产儿早产占51.78%,低出生体重占46.92%,围产期病死率为75.08%。结论:辽宁省围产儿NTDs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男性NTDs发生有季节性流行趋势。NTDs儿围产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加强药物预防、科普宣教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1—2007年沈阳市围产期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沈阳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了解出生缺陷变化趋势,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7年沈阳市14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105 396例围产期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1 449例,总发生率137.48万/,2007年较2001年增加30.83%,;城市出生缺陷总发生率142.31万/,高于农村总发生率129.47万/(P〈0.05);男性出生缺陷总发生率148.96万/,高于女性总发生率121.18万/(P〈0.01)。总疾病谱中的前5位是:总唇裂、先心病、多指(趾)、脑积水、神经管畸形(NTD s)。母亲年龄≥35岁高于〈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P〈0.01)。出生缺陷产期新生儿死亡率301.59‰。结论沈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积极有效做好三级预防工作,进一步有效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将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中国政府在《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向国际社会承诺:将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1/2;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又明确了"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的目标。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7.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神经管缺陷变化趋势,评价一二级预防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方法:利用1996~2011年辽宁省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到的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及孕28周前出生缺陷儿。结果:共收集围产儿1 292 669例,围产期神经管缺陷儿983例,2011年孕28周前神经管缺陷140例;围产儿总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为7.6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2009年农村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是城镇的2.23倍;2010~2011年城乡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011年无脑畸形、脊柱裂和脑膨出3种畸形经超声产前诊断并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分别为19.8、25.9和21.5周;2011年186例神经管缺陷,140例在孕28周前诊断并终止妊娠(占75.27%),早期新生儿中的神经管缺陷11例,仅占5.91%。结论:辽宁省超声产前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增补小剂量叶酸以及孕中期超声筛查等一二级干预措施是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常惠  张丹  连峰  朱亚云  田宏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165-1165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发生在胚胎24~28d期间神经管闭合受阻所致的一系列严重先天畸形,我国是该病高发国之一。1998~2003年我们利用辽宁省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共收集309例神经管缺陷儿资料,分析其地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11年间输卵管妊娠孕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辽宁省 1988年 1月 1日至 1998年 12月 31日 11年间因输卵管妊娠而导致的孕妇死亡共 38例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分析1 资料来源 :自 1988年起 ,辽宁省建立了孕产妇死亡的上报、评审及质量控制制度 ,本资料来源于近 11年全省各市孕产妇死亡的上报资料。2 一般情况 :年龄 (32 4± 7 5 )岁 ( x±s,下同 ) ;初孕 3例 ,经孕 35例 ;既往有流产史者 30例 ,平均流产次数 (2 8±1 0 )次 ;已采取避孕措施者 13例 ,其中输卵管绝育 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 11例、口服避孕药 1例 ;15例无明显停经史 ;重复异位妊娠 1例。3 输卵管妊娠孕妇死亡占…  相似文献   
9.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条件。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人口的期望寿命不断提高,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出生缺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将2006-2010年辽宁省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铅是具有神经毒素的重金属元素,人体内铅超过一定量后,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胎儿期是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低血铅暴露可能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孕妇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5月-2009年8月对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690名新生儿进行了脐血血铅测定、神经行为发育测定以及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