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太阴病 太阴属脾,主里。太阴主寒湿之化,治法以温中为主,主方如理中汤(丸),甘草干姜汤之类。“理中者,理中焦”,可以证明其义。理中汤丸首载于霍乱病篇。如“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丸主之”。(386条)所谓霍乱,病由中焦虚寒,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以致挥霍撩乱,上吐下利,治用温中一法,最为合拍。然病起卒暴,丸剂性缓,恐药不胜病,故云:“然不及汤”。且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相似文献   
3.
六经之病,据临床实际验证:单纯者少,复杂者多;正病典型者少,合病并病居极大多数。《伤寒论》载合病七条,并病五条。本文总结六经病合病、并病证治规律,供深入研究仲景学说者参考。一、合病合病的意义,即一经以上、数经的证候不分先后同时出现,叫做合病。如“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条)上两条的呕、利已涉及阳明,但主方用葛根汤,以方测证,必以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为主,故以解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对15例胆总管探查阴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胆总管探查阴性者仅具有胆总管探查的相对指征而没有绝对指征。结论对仅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者,胆总管探查应慎重。术中可以经胆囊管进行胆道造影,若造影阳性,则可以进一步行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潮汕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技术检测100例潮汕地区汉族人群的Apo E基因rs429358和rs7412多态性。PCR-测序法作为金标准进行比对。结果在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Apo E基因rs429358和rs7412多态性。潮汕人的Apo E基因型分布以E3/E3最常见,其次为E4/E3。与非洲及欧洲人群比较,Apo 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中国汉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进行Apo E基因多态性检测,其操作简便省时,不易交叉污染;获得的各种基因类型特征性强,适用于临床陕速诊断分型和遗传学人群研究。Apo E的3种常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在广州中医学院研究生班、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和全国伤寒师资班的学术讲稿,此次作者又作了一些补充修改,本刊发表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和删节。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14例中,12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手术治疗无效,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无死亡病例。提示,各种上腹部手术都可能发生胃瘫,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非手术治疗多能治愈。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2岁.下腹部肿块2年,逐渐增大伴双下肢水肿2月.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下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可触及20cm×5cm的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平、边缘光滑,活动度小,无压痛,双下肢指陷性水肿.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AFP10mg/ml,B超示下腹部有30cm×20cm×10cm肿块,有完整包膜、质地不均,膀胱向左外挤压,肝左内叶3.8cm×3.8cm占位性病变;CT示腹膜后巨大肿物,肝左叶内圆形低密度影,疑纤维肉瘤并肝转移.术中见肝左内叶血管瘤,肠管及膀胱被挤压上移,盆腔肿瘤表面光滑,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和浸润;钝性及锐性分离肿瘤,切除肿瘤.由于生长时被纤维组织压迫,呈分叶状,约30cm×20cm×15cm大小,重量6kg,修补盆底腹膜后关腹.镜下如图所示.病理报告:神经纤维瘤.患者已痊愈出院,随访复查无任何异常.体会 腹膜后肿瘤大部分是恶性肿瘤,而良性肿瘤以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等为常见.症状多由于肿瘤压迫所致,若为良性肿瘤除局部肿块外,多无全身性症状.在治疗方面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23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LA组115例行LA,OA组108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率等。结果:LA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镇痛剂应用例数与O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5)。结论:LA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多数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