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仁珍  周红  石敏胜 《疾病监测》2001,16(8):297-298
自实行计划免疫以来 ,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 ,麻疹局部暴发流行不断发生。 2 0 0 0年我市共报告 4起麻疹暴发疫情 ,为查明流行原因及其流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现将 2 0 0 0年 4起麻疹暴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概况 :2 0 0 0年全市共报告 4起麻疹暴发流行 ,发病 1 0 5例 ,死亡 1 0例 ,受威胁人口 482 5人 ,罹患率为 2 1 8% ,病死率为 9 52 %。暴发流行例数占全年麻疹发病数的 8 54%。 4起暴发疫情分布在 3个县 ,其中盘县 1起 ,水城 1起 ,六枝 2起。发病最多的 1起是盘县石桥镇 ,首例病人是1 999年 1 0月 5日发病。截止 2…  相似文献   
2.
六盘水市1999年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发流行是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形式 ,六盘水市 1 999年共有 9起伤寒暴发 ,为加强疫情管理 ,以降低暴发频率和流行强度 ,现对 9起暴发疫情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于各县站的现场流调报告 ,疫情简报和地站疫情电话记录。1 999年全市共发生 9起伤寒暴发流行 ,受威胁人口 5892人 ,发病 366例 ,死亡 4例 ,罹患率为6 2 1 % ,病死率为 1 0 9%。 9起中 ,7起疫情诊断以流行病学和血清血 (肥达式反应 )为主 ,2起以临床表现或特效药物治疗为依据。个别乡村医生对该病诊断不清 ,等疫情蔓延才上报。如六枝特区梭嘎乡顺利村旮旯寨村民组 ,首例病人 3月 1 4…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六盘水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4个县(区、特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316例,发病率为63.37/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0.11%。其中钟山区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4-7月为发病高峰。92.71%的病例是5岁以下婴幼儿,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并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08-2012年全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853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1.90%,其中EV71检出阳性率34.23%;CA16检出阳性率16.6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9.38%;检出EV71和CA16混合阳性率为1.64%。结论六盘水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EV71和CA16为主,因此,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和降低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进行麻疹IgG检测。结果:检测2区县459份血样,麻疹IgG阳性率83.88%。5岁以下儿童麻疹IgG阳性率随年龄增高逐渐增高,到3-4岁组达到最高(98.15%),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麻疹IgG阳性率逐渐降低(χ2=39.43,P〈0.01)。不同性别、不同免疫史状况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盘水市麻疹IgG抗体水平还不高,尚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乙肝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检测2区县459份血样,抗-HBs阳性率66.01%。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1),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高于无接种史人群(P〈0.05)。结论六盘水市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人群免疫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六盘水市2006-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盘水市2006-2012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发病1 077例,无死亡,罹患率3.81%。学校传染病暴发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85.71%),81.63%的暴发疫情和86.9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4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8~11岁为高发年龄(72.61%)。结论学校特殊的环境、学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情的迟报是学校易出现传染病暴发和疫情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