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 对 4 7例 (6 9眼 )已行小梁切除术后14d眼压正常的有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6例 (38眼 ) ,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每天 1次 ,共 4周 ,对照组 2 1例 (31眼 ) ,用能量合剂治疗 ,每天 1次 ,共 4周。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3例 (4眼 )淘汰。视力提高有效率 ,治疗组 6 9 4 % ,对照组 2 0 7% (P <0 0 1) ;视野改善有效率 ,治疗组 6 3 9% ,对照组 10 3%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有明显的增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激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筛选60例(108眼)经临床确诊为Eales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FFA检查后选择眼底病变区域行激光光凝。对照组不经FFA检查,直接行视网膜光凝。6个月后两组病例均用FFA检查视网膜、血管病变是否好转,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视野改变,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3例58眼Eales病患眼治疗有效54眼(93.1%),无效4眼(6.9%)。对照组27例50眼Eales病患眼治疗有效34眼(68.0%),无效16眼(32.0%)。研究组58眼激光光凝后均无视野改变,对照组50眼激光光凝后均有不同程度视野缩小。结论依据FFA检查对Eales病激光光凝,治疗效果优于不经FFA检查直接行视网膜光凝。FFA为进一步探讨Eales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Eales病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连接蛋白4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 4 3(Connextion ,Cx4 3)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技术 ,对 18例鼻咽癌和 1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细胞中 ,Cx4 3的表达进行形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Cx4 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膜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 ,两组细胞膜的Cx4 3荧光值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Cx4 3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减弱或缺失是鼻咽癌形成及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潮汕人群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和支持程度。[方法]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动员来我院查体需做血液检验的潮汕籍人氏捐献血液,以用于潮汕人群基因研究。[结果]动员3862人,其中1647人愿意捐献血液,符合做基因研究者1278人。[结论]需帮助潮汕人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潮汕人群的科学态度与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7例(92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处理,术后实施有效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本组治愈87眼,复发5眼,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根据专科护理特点,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2例经临床及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3例 ,用卵磷脂络合碘 ,1 5mg/次 ,3次 /d ,共 2个月 ;对照组 19例 ,用肌苷片 ,2 0 0mg/次 ,3次 /d ,共 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视野及FFA改变。结果  1例淘汰。有效率治疗组 90 9% ,对照组 36 8% (P <0 0 1)。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GST-π、P-gP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2例胃癌手术标本中的GST-π、P-gP、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ST-π蛋白阳性表达169例(64.5%),P-gP 167例(63.7%),C-erbB-2173例(66.0%)。GST-π、P-gP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两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C-erbB-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的GST-π、P-gP、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对制定化疗方案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前病变中HPV16/18与p16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宫颈癌的各个阶段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和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探讨HPV致癌的机理.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0例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HV16/18和p16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没有HPV16/18和p16的表达;LSIL、HSIL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16.7%(5/20)、53.3%(16/30)和75%(15/20);p16的阳性率分别为36.7%(11/30)、73.3%(22/30)和100%(20/20).HPV16/18和p16在HSIL的表达均明显高于LSIL.16例HPV16/18阳性的HSIL中14例发现p16的高表达.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存在p16的过度表达;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及HSIL常伴随p16蛋白的高表达,提示HPV16/18有可能引起自然抑癌基因p16突变,而导致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9.
MMP-2和MMP-9与膀胱癌侵袭、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非复发性膀胱癌、26例复发性膀胱癌、12例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8例膀胱粘膜中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二者与膀胱癌浸润深度、复发的关系.结果MMP-2和MMP-9在膀胱癌的表达明显多于乳头状瘤和膀胱粘膜(均P<0.01),且与癌组织的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分化差者,阳性率较高.未浸润肌层的膀胱癌,其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低于浸润肌层及肌层以外者(MMP-2P<0.01;MMP-9P<0.05);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复发也有明显的关系,复发者,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MMP-2和MMP-9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和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复发和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HBME1和CD10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ME1和CD10免疫标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HBME1和CD10的存在情况。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没有HBME1和CD10的表达,良性病变没有一例HBME1和CD10同时阳性;HBME1和CD10在乳头状癌、滤泡癌、滤泡性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阳性率分别为33/35(94%)、6/7(86%)、6/20(30%)、5/20(25%)和15/35(43%)、2/7(29%)、1/20(5%)、0。两者在甲状腺癌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均P〈0.001),两者在乳头状癌与滤泡癌的表达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结论HBME1和CD10免疫标记阳性提示恶性,但不表示就是乳头状癌或滤泡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