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对各年龄段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53名不同年龄的患者(被分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分别在胃镜检查的4个阶段(胃镜检查前1 min、经咽-贲门、进入胃腔、退镜后1 min)进行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率各组检查前无显著差异,术中各阶段较术前显著增快(P<0.05~<0.01),以经咽-贲门时为最快(P<0.01);术中老年组心率上升幅度较低(P<0.05)。血氧饱和度术前后各组均无显著差异,但老年组的胃镜检查时有所降低。结论: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病人的胃镜检查最好是术时进行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的动态监测,以免不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DCM患者84例,根据心室的大小,分为左心型、右心型及全心型三组。健康对照组50例,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TDI定量分析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处的组织运动速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三组DCM患者三尖瓣环处组织运动VS、VE、VE/VA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全心型组最为显著。三组DCM患者间两两比较,全心型后间隔瓣环处VS高于右心型,左心型侧壁瓣环处VE/VA与全心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VS、VE、VE/VA表现为全心型<右心型<左心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速度指标VS能快速评价DCM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而VE、VE/VA能快速评价D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07年10 918例健康体检中,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内部回声和血流信号性质的测量,对腹部脏器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 918例体检者中检出阳性体征者6 394例,检出率为58.56%;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的检出率较高,且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绝大多数疾病可做出正确诊断,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检不可缺少的项目,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因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半天入院就诊,急性痛苦面容,体检:腹平软,上腹部明显压痛,元反跳痛,超声墨菲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5.
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了解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是在胃镜检查前先予以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麻醉.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无痛胃镜检查前、检查中、苏醒时和休息10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呛咳、呃逆、呼吸抑制等).结果: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As)的关系,探讨其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4例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转换法进行Hcy水平测定,并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及脑CT检测。结果:脑梗塞组和对照组空腹血桨Hcy水平升高分别有39例(46.79%)和7例(17.5%),血浆Hcy含量分别为(19.53±6.02)和(11.24±2.31)μmol/L,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脑梗塞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的早期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150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 例)和观察组(75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同时对照组实施食堂营养餐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第 14 天的总 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低于本组第 1 天,前白蛋白(PA)高于本组第 1 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而观察组第 14 天的 TP、PA 及 Hb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制剂的早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剜(TP)安素对老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老年人30例,入院时进行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的检测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测量,在患者平素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每次口服TP55.8g(加入200mL温水冲泡),1日3次,2周后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改善。结论合理的加强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结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特征与代谢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患者996例,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组和非NAFLD组差异.分析NAFLD是否为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及NAFLD与非NAFLD对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影响.结果 NAFLD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较高,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