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血宁对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引起小鼠骨髓抑制。将模型动物随机分组,各组分别给予维血宁41.3,20.6和10.3 g.kg-1,以及升血小板胶囊和白介素-11,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 h,取血,进行血液学检查,测定出血、凝血时间。结果维血宁能不同程度地升高模型动物WBC、PLT、RBC和Hb,其中维血宁各剂量组动物WBC、PLT、Hb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维血宁大、小剂量组动物RB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血宁组动物的出血、凝血时间较模型组缩短(P<0.01或<0.05)。结论维血宁对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能升高外周血WBC、RBC、PLT和Hb。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子水平对中药饮片色气味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微观论述,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为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对U937细胞分化成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血清作为调节因素,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与贴壁情况并计算细胞贴壁率并依此作为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FCS+PMA组细胞贴壁生长;其他3组细胞悬浮生长;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与FCS组相比,NOFCS、NOFCS+PMA和FCS+PMA组的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NOFCS+PMA组经血清恢复后细胞贴壁率明显升高,与FCS+PM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NOFCS+PMA组相比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NOFCS组经血清恢复后,细胞悬浮生长,细胞周期与NOFCS组相比G1期细胞下降,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血清加PMA组在无血清培养与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都贴壁生长,二者贴壁率没有改变,细胞周期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促进PMA诱导的U937细胞分化成熟并调节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三菘功效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完成品种考证的基础上,对三菘(芜菁,莱菔和白菜)的功效进行了本草考证和订正,澄清了历史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细胞角蛋白 20(CK20)基因 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和 32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细胞中CK20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K20 mRNA检测出阳性12例,阳性率为27.3%;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均未见其表达,子宫内膜癌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χ2=20.204,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K20 mRNA 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χ2=16.712,P<0.05)、淋巴结转移(χ2=6.381,P<0.05)和浸润深度(χ2=6.381,P<0.05)存在关联性,而与病理分级(χ2= 0.229,P>0.05)及是否绝经(χ2=0.004,P>0.05)无关联。结论:相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CK20 mRNA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CK20的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血源性微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基因调节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正常细胞中的基因通过多途径、多步调节的网络来控制细胞生长、发育和细胞凋亡,也是细胞分化和肿瘤生成等生物现象的深层原因。基因调控网络是连续的多层次动力系统模型,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EQ-5D和SF-6D两个量表的适用性,为药物经济学评价过程中效用值测量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有文献,从效用均值的分布、差异、可交换性及适用性、敏感性分析四个方面,对两个量表进行比较。结果:EQ-5D的效用均值略呈左偏分布,SF-6D较符合正态分布;两个量表在不同分段的效用均值存在差异,一致性较差。结论:两个量表不具有可互换性,在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者差异,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量表,SF-6D多适用于进程缓慢的疾病,EQ-5D多适用于测量较差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介绍贝叶斯法的基本原理及贝叶斯网络的主要内容,探究贝叶斯网络在映射法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进一步推进其在映射法的应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贝叶斯网络在映射法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在映射法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结果与结论:目前,关于映射法中映射模型的优劣性尚无一致定论。贝叶斯网络作为一种基于反应水平的映射转换模型,以节点间的概率分布表作为模型构建的直接结果,从而确定一种健康状态。同时,该方法综合利用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提高了统计推断的精确度和可信性,能够较好地弥补目前常用映射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七宝祛白九治疗白癜风病369例,结果治愈111例,显效147例,有效103例,总有效率为97.84%。初步证明采用调肝补肾之法治疗本病颇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益视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前后药液的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最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是1.0 g / mL,壳聚糖的加入量为30%,药液 pH 4,温度是40℃,经纯化后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可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