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其中阴茎型36例,阴茎阴囊型25例,阴囊型2例,平均尿道缺损长度(4.58±1.47)cm。结果63例患者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1个月。治愈57例(90.5%),术后发生尿瘘3例(4.8%),尿道狭窄2例(3.2%),尿道憩室1例(1.5%)。结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手术材料和术后尿液引流等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皮质肿瘤皮质醇症28例报告罗义麒,曹林升,薛学义,林承杰关键词:皮质醇症,肾上腺皮质肿瘤自1975年5月~1993年4月,我科收治皮质醇症43例,其中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所致者28例,占65.1%。现将本组病例资料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患者,49岁。以双侧睾丸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1984年2月9日收入院。入院前3个月始觉双侧睾丸同时进行性增大,以左侧发展较快,伴局部紧束感。随后相继在双大腿、小腿、腹部、胸部、腰部等多处皮肤出现单发或成簇的肿物,且不断增大。入院体检:消瘦贫血外观,全身多处皮肤可见高出皮面的肿物,大者直径达8 cm,质地硬,不光滑,可活动,无压痛和波动感。双侧腹股沟亦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左右阴囊内分别有20×10×1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全膀胱切除术及W形原位新膀胱术,膀胱全切除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W形折叠后缝合形成的原位类球形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包埋术种植于新膀胱,新膀胱底部与尿道残端吻合。就术后并发症、新膀胱储尿量、术后控尿排尿情况、影像学及生化检查等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小时,术中平均出血量400ml,15例白天均能控尿,夜尿1~3次;夜间遗尿1例;尿漏1例,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血电解质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上尿路扩张积水。膀胱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个优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并比较单极与双极切割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TUAEP)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2种切割系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AEP,单极98例,双极83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质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血Na+浓度、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围手术期安全及疗效指标。 结果 采用2种切割系统均能将增生的前列腺腺体完整剜除,未发生输血、前列腺包膜穿孔和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单极组及双极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5.1±6.1)和(58.3±5.4)min,前列腺切除质量分别为(35.2±5.8)和(36.5±7.4)g,术后4 h血Na+浓度分别为(139.96±3.59)和(140.52±4.31)mmol/L,血红蛋白分别为(129.46±12.58)和(128.79±0.5)g/L,2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2组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Qmax、IPSS、QOL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组术前比较,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Qmax、IPSS、QO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单极或双极切割系统均可安全有效实施TUAEP,疗效满意,单极切割系统并不增加风险。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20例,其中肾上腺内17例,肾上腺外3例,均作肿瘤切除,无1例死亡。作者认为:(1)联合应用酚苄明和哌唑嗪,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并部分克服单用酚苄明心率快的缺点;(2)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好,高危重症病例辅以气管内插管备用有利术中抢救;(3)对大型肿瘤采用改良的胸膜外十一肋进路优点较多;(4)术中除操作轻柔、避免挤压外,每一步操作都应在直视下进行,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EMMPRIN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震  曹林升 《医学综述》2007,13(12):904-906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广泛地存在于人类各种肿瘤细胞刺激与肿瘤有关的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自身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增加,进而改变基底膜组成成分和细胞外基质,其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EMMPRIN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1受体亚型含量的变化.方法 收集经尿道电切除的增生前列腺新鲜标本共47例,分为单纯BPH组23例和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BPH组24例,RT-PCR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的α1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 α1A、α1B、α1D 3种α1受体亚型mRNA在47例BPH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22、0.97±0.16、1.00±0.28 (P> 0.05),表达比例为32.4%∶33.1%∶34.5%,3种亚型的表达没有差别.α1受体总mRNA和α1B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合并高血压BPH组与单纯BPH组无差别,但α1A和α1D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却发生了变化.在合并高血压BPH组中,3种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16、0.95±0.14、0.84±0.17(P<0.05),表达比例为37.1%∶33.4%∶29.5%,以α1A亚型的表达占优,且高于单纯BPH组(P<0.05).在单纯BPH组中,3种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0.22、0.98±0.18、1.19±0.27 (P< 0.05),表达比例为27.7%∶32.7%∶39.4%,以α1D亚型的表达占优,且高于合并高血压BPH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BPH组,合并高血压BPH组的α1A型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重点阻滞α1A型受体亚型的功能可能更有利于高血压合并BPH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m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BPH的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多肽生长因子bFGF及TGF—β以旁分泌及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前列腺上皮及间质细胞,在BPH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FGF/TGF—β比例的平衡及两者的精细调控,可能是维持前列腺增殖与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