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登革热流行现状及2013-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登革热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数据, 描述2019年"一带一路"区域登革热流行现状, 并计算2013-2019年ASR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评估流行趋势。结果 2019年GBD登革热数据显示1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93个(64.14%)国家有登革热流行。2019年登革热发病率>3 000.00/10万的国家共有11个, 9个国家在大洋洲;其次16个国家发病率在1 000.00/10万~2 999.99/10万, 10个国家在亚洲。非洲(58.14%, 25/43)、北美洲(72.73%, 8/11)及南美洲(66.67%, 4/6)等区域的多数国家发病率在500.00/10万~999.99/10万。大洋洲90.00%(9/10)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为上升趋势, 斐济上升趋势最明显(EAPC=18.22, 95%CI:12.91~23.77);其次亚洲18.18%(4/22)的国家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菲律宾上升趋势最明显(E...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 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 主要位于非洲(60.81%, 45/74)和亚洲(22.97%, 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 25/26)。2013-2019年, 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 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 95%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 95%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 95%CI:54.30~105.42)。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  相似文献   
3.
背景 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并且预防效果受到叶酸服用量和服用时间的影响。2019年我国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目的 了解我国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增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叶酸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2018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妇女数据,对完成了孕早期随访且叶酸服用状况完整的33 173例育龄妇女的叶酸服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为93.81%〔95%CI(93.55%,94.07%)〕,叶酸规范服用率为47.16%〔95%CI(46.62%,47.70%)〕。不同市(自治州)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和叶酸规范服用率差异较大,多数市(自治州)的叶酸服用率在85%以上,但叶酸规范服用率相对较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规范服用率最低,仅为27.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区是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娩史、流产史、居住地区是育龄妇女叶酸规范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状况良好,但叶酸规范服用率相对较低,各市(自治州)差异较大。因此,要关注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为农民、有分娩史及流产史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状况,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和规范服用率。  相似文献   
4.
5.
我国鼠疫防范面临的风险与应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鼠疫是WHO列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鼠疫曾在全球流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今,我国的鼠疫防控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人间鼠疫目前处于散发状态,但是仍然存在复燃、扩散及跨境传入的风险。本文回顾了过去10年全球和我国的人间鼠疫发病情况,总结当前全球及我国鼠疫疫情的特点,分析我国鼠疫防范当前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防范HIV/AIDS跨境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本研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5个国家2013-2019年HIV/AIDS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使用2019年年龄标化的发病率、患病率描述145个国家HIV/AIDS的流行现状。通过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 分析HIV/AIDS发病率在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 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中, HIV/AIDS发病率≥40.00/10万的国家占比最高的地区是非洲, 为56.86%(29/51);最低的是亚洲, 为5.41%(2/37)。145个国家中, HIV/AIDS患病率≥100.00/万的国家多数位于非洲, 占20.69%(30/145)。2013-2019年, HIV/AID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国家共50个(34.48%, 50/145);呈下降趋势的国家共69个(47.59%, 69/145);无显著变化的国家共26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2013-2019年该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其2013-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患病率资料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145个国家2019年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来分析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在2013-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 145个国家中, 索马里的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30.42/10万)和患病率(48.86/10万)最高, 斯洛文尼亚的发病率(0.01/10万)和患病率最低(0.01/10万)。2013-2019年, 在六大洲中, 非洲有14个(27.45%)国家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2个(43.14%)国家呈下降趋势;北美洲有2个(18.18%)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3个(27.27%)国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亚洲有2个(5.41%)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3个(62.16%)国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欧洲、大洋洲、南美洲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均无上升趋势, 欧...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在2008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南京、成都、广州、北京、西安)10所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5.3%,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知晓率分别为41.9%,10.0%,55.9%,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0.2%,48.4%,24.1%,20.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专业(OR=5.016)、对健康知识关心(OR=1.945)和获取健康知识容易(OR=2.547)的大学生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慢性病防治知识方面较差.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多巴胺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多巴胺、安全性、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副反应和副作用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等多个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应用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加权合并。结果 共68篇文献纳入分析,包括78个使用多巴胺的研究组。多巴胺临床使用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95% CI:9.2%~25.1%),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组织损伤或坏死(19.5%,95% CI:12.6%~26.4%),其次是心律失常(15.7%,95% CI:7.4%~24.0%)。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95% CI:3.6%~11.0%)。成人、小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和15.1%,成人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是心律失常(15.7%,95% CI:7.4%~24.0%),小儿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是组织损伤或坏死(25.3%,95% CI:13.0%~37.6%)。高剂量组(>10 μg·kg-1·min-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16.0%(95% CI:4.8%~27.3%)。不同剂型中,多巴胺粉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95% CI:0.6%~5.1%)低于多巴胺水针(16.9%,95% CI:7.8%~26.0%)。结论 多巴胺注射液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类型多,临床使用中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流行是这个时代的全球卫生危机,也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传染病的管理关键在于遵守国际法规,进行国际合作,以追求共同利益和价值。WHO是联合国系统下管理和控制疾病传播的专门性国际组织。本文对WHO应对传染病的防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措施以及努力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