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和MDA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80mg静滴,1次/d,共14d;依达拉奉(EDA)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DA30mg+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共14d。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14d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治疗前、治疗后7、14、21d分别进行NIHSS、BI评分。结果EDA组第7天、14天血浆NO、MDA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第14、21天NIHSS、BI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早期使用EDA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脑梗死大鼠脑内NGF、BDNF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移植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移植组于成模后1d、4d经尾静脉移植2×10^6UCBMSCs,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PBS,移植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3d、7d、14d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计数梗死灶周边区域NGF、BDNF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移植后3d对照组、移植组脑内NGF、BDNF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移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d、14d逐渐下降,14d时两组比较元明显差别,大鼠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移植UcBMSCs促进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但神经功能修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4.
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6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n=53)和普通病房(n=53),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 I)、社会功能(OHS)评分,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治疗措施,出院时由患者或亲属填写满意度(VAS)评分。结果与普通病房比较,卒中单元显著改善NIHSS、B I、OHS评分,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明显提高。卒中单元组早期康复比例、康复强度高于普通病房。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平均住院费用卒中单元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但费用效益分析表明,卒中单元优于普通病房。结论卒中单元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进而了解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9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RP。结果治疗后他汀组CR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相关,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移植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移植组于成模后1 d、4 d经尾静脉移植2×106 UCBMSCs,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PBS,移植后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  相似文献   
8.
癫痫患者智能状况与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智能状况与脑脊液γ -氨基丁酸 (CSF -GAB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韦氏智力量表对 40例癫痫患者进行智商测定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其CSF -GABA含量 ,并对影响癫痫患者智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0例癫痫患者中总智商FIQ≤ 89者 14例 ,占 3 5 %。癫痫患者智能状况主要与CSF -GABA含量、文化程度、发作类型呈正相关 ,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其中以CSF -GABA含量对VIQ、PIQ、FIQ影响作用明显 (P <0 0 1,P <0 0 5 )。且癫痫病人智能障碍组CSF -GABA含量明显低于智能正常组 (P <0 0 1)。结论 CSF -GAB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癫痫患者智能状况 ,为临床判断、预防及治疗癫痫患者智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痴呆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产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机理。方法 对186例脑卒中患者于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智能评估及头部CT检查。病程3月后再进行智能评定。结果 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为32.5%。痴呆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高血压、高血脂、卒中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糖尿病及冠心病关系密切,而与性别、吸烟、酗酒及卒中的性质关系不大(P>0.05)。结论 脑卒中后痴呆较为常见,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适应新形势下医院临床教学的需要,抓好临床教学各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医学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及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环节质量控制内容为:健立健全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制度;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改革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