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2例孕10~14周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宫颈软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软化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S1(preS1)蛋白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分别从正常健康人(10例,对照组1)、preS1蛋白阴性CHB患者(10例,对照组2)和preS1蛋白阳性CHB患者(1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Mo与GM-CSF,IL-4体外培养12d,并于培养第6d加入IFN-γ共同培养,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 p40+p70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reS1蛋白阳性CHB患者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 p40+p70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而与preS1蛋白阴性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DC的免疫功能低下;在CHB患者HBV持续感染时期,其外周血DC的功能状态与PreS1阳性与否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抚触减轻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抚触作为现代医学概念下的婴儿按摩,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的自然的一种医疗技术,通过抚触可增加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在抚触腹部时婴儿多会虚恭排便、排尿,从而增加婴儿食欲,减少婴儿黄疸发生及减轻其严重程度。为使婴儿出生后早期保持健康应做到生后第1天即进行抚触,早开奶促使早期排出大便。我院自2 0 0 1年开展婴儿抚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7月至2 0 0 2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5 16例。随机将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各2 5 8例。新生儿平均住院6d ,胎龄为37~4 0周,无窒息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4.
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在国内口腔修复学中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该法在口腔正畸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生物力学和实验力学研究的前景,借助于该法可对矫治弓丝、牙移动的机理、牙移动的形式及应力分布等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2004年7月,我院对140例药物流产患者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提高了药物流产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22~38岁。孕期均在49d之内,孕囊直径≤3 cm,B超证实为宫内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在年龄、停经时间、孕囊大小及孕产史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次/,2次/d,早、晚餐后2h服用,3d后上午8点加米索前列醇600mg顿服,同时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饭后30m in服用;对照组:仅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方法同实验组。观察两组阴道流血量及蜕膜排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2例孕10~ 14周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比较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宫颈软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 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软化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 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CHB患者及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在含rhGM-CSF rhIL-4及不同浓度ADV(20、100、500μg/L)培养条件下制备单核细胞源DC(MoD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FACS分析DC的表型;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 p40 p70的含量.结果:与CHB未处理组比较,CHB ADV处理组DC形态分化明显,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加强.上清液中分泌的IL-12 p40 p70增多;在CHB ADV处理组(100μg/L),CDla 、CD83 、CD866和MHC-DR DC的数量均最多,显著高于CHB未处理组(43.5±5.7 vs 20.6±2.8.34.64±1.9 vs 16.7±3.4.40.94±2.8 vs 25.8±6.6,66.94±5.4 vs 40.74±4.2,均P<0.05),但低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V可以增强CHB患者外周血MoDC的免疫功能,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的功能而参与免疫应答,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和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探讨ADV抗HBV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 对15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动态观察1年,设健康对照组10例。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源DC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15例CHB患者均治疗持续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DC表面分子CD1a、CD83、CD86和MHC-D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和1年时上调,但二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于抗病毒3个月时亦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和1年时,CD4+T及CD4+/CD8+T比值显著提高;NK比例虽有上升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D3+T、CD8+T和CD19+B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ADV治疗后CHB患者免疫增强,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而参与免疫应答,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精确牙体几何形态相似、物理参数、边界条件模拟,分别翻制出低弹模光弹牙、光弹牙槽骨及乳胶牙周膜,然后组合成全牙及牙周支持组织低弹模三维光弹模型。该模型咬合关系好,上下颌牙槽骨、牙槽窝形态完成,无需任何机械加工。这样低弹模模型具有较好的直观性,能有效地传递低加载时各方向的应力传递,基本解决目前正畸低加载光弹模型应力条纹显示问题,作者运用该模型对Begs细丝弓矫正器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