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貌似脑血管病的脑肿瘤,由于发病急,卒中前症状不明显,易误诊误治,兹将我院所见脑肿瘤呈卒中样发作而误认为脑血管病者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81年将蝮蛇抗栓酶(Sake venom antithrombus enzyme svate)用于临床治疗血栓形成及栓塞疾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离休干部能否适应离休后所处的环境,我们对238名离休干部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调查的238名离休干部均系我科保健对象,其中党政干部108人,科技干部130人。男性207人,女性31人。年龄58~60岁7人,61~70岁126人,71~80岁93人,81岁以上12人。采用统一调查表,对本科门诊及住院离休干部采用问卷式调查,对其中填写完整者238名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文化结构:238名离休干部中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力衰竭指由某种因素使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收缩力明显减低,或心室负荷加重而引起的急性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和肺循环压力突然增高的临床表现。急性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081年将蝮蛇抗栓酶(Shake venom antithrombus enzyme.Svate)用于临床治疗血栓形成及栓塞疾病,各家报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对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的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于脑血管病人血压水平的控制,在治疗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下面谈一下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栓塞所致的脑梗塞病人的血压控制问题: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压控制国内较普遍的认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以控制过高的血压,使其逐渐下降至脑出血前原有的水平,或150/90毫米汞柱左右。降压不可过速过低。舒张压较低、脉压过大者不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6年至1992年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64例,死亡率明显下降,治疗中因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死亡、占死亡人数56%材料与方法本组164例,男98例,女66例男女比例为1.5:1。最大年龄82岁最小38岁。透壁性AMI128例、占78%非透壁性AMI36例、占22%,泵衰竭23例,心律失常85例,心脏破裂1例。治疗方法;对23例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  相似文献   
8.
1 一般资料 1986年~1992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男女比例为1.5:1。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38岁。透壁性AMI128例,占78%,非透壁性AMI36例,占22%。泵衰竭23例,心律失常85例,心脏破裂1例。 2 治疗方法 除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利尿及对症治疗外,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