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可以引起病人肺功能损害、呼吸困难以及反复急性加重,严重损害病人身体健康和加重社会经济负担。2003年GOLD推荐对反复发作的COPD患者在应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规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舒利迭为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U)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P)的联合吸入制剂。  相似文献   
2.
鳖甲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鳖甲不同剂型防治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鳖甲不同剂型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肝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化细胞因子的表达、血清透明质酸、肝功能、肝组织氧化指标,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等。结果:鳖甲煎煮液组SSS计分、肝组织胶原含量、纤雏化指标、促肝纤维化因子、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鳖甲微粉组,而抗氧化指标显著上升(P〈0.05-0.01)。结论:鳖甲煎煮液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鼠肝纤雏化,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善肝功能、调控细胞因子水平等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分泌、促进ECM降解吸收等综合作用,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鳖甲微粉药液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本病常导致慢性感染.最终可形成肝硬化和肝癌。近年来,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出现给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所有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都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均需长期用药。不少患者产生了病毒变异后.  相似文献   
4.
肝性胸水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病程中并发的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作者自1993年7月~1996年12月间共收治肝性胸水患者42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性3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0±20.5岁。肝炎后肝硬化37例,肝炎后与血吸虫混合型肝硬化5例,其中15例起病前有不同程度嗜酒史。所有患者均有2年以上肝硬化病程。  相似文献   
5.
鳖甲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鳖甲相关剂型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以及鳖甲对HSC增殖影响的物质基础。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鳖甲相关剂型(散剂、汤剂)含药血清以及鳖甲提取物(蛋白质类物质、分子量大于和小于6000的物质)共同培养48、72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浓度组HSC增殖情况。结果:鳖甲煎煮液含药血清组MTT 0D值低于相应浓度生理盐水对照血清组和鳖甲微粉含药血清组,中位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位抑制率分别为51.43%、48.76%。鳖甲蛋白类物质组(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在6000—1000000以上)中位MTT OD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中位抑制率分别为-1016.19%、-61.21%;分子量大于6000物质组中位抑制率分别为-119.76%、-58.91%;鳖甲分子量小于6000物质组MTTOD值低于空白对照组(培养72h结果)和分子量大于6000物质组(培养48、72h结果),中住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位抑制率51.67%(培养72h结果)。结论:分析鳖甲成分,鉴于甲壳素、壳聚糖是由β-葡萄糖借β-1,4糖苷键组成的高分子多糖类纤维素,不溶于水,人体消化液不合水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所以不被消化利用。认为鳖甲经煎煮后。起负抑制效应的大分子蛋白变性成为小分子肽类物质而发挥抑制HSC增殖作用。后期实验拟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张洪球  罗登攀  许恒跃  王巍 《海峡药学》2010,22(12):141-142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病原菌337株,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65株,占病原菌总数的48.95%;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总数的34.54%,占病原菌的16.9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以氛苄西林最高,占89.47%,依次为氟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曲南,此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均已超过6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较高,医生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泡内出血性疾病,病因不明,多发于新生儿,成年人发病率约为20%,病死率高。我们近期诊断1例成年人IPH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pergillosis,IPA)是曲霉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以烟曲霉最多,其次为黄曲霉、黑曲霉,曲霉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呼吸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真菌感染增加,诱发该病。一旦致病,发展迅速,对血管侵袭性较强,确诊困难,病死率较高,待确诊后再治疗往往已失去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1]。由于临床上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加,加之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原因,使IPA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IPA的认识,现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22例IPA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对COPD患者肺功有的影响。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荆.持续治疗3个月。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的差异在试验开始时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束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差异显著。结论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IL-17、IL-8浓度的变化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中的IL-17、IL-8的浓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L-17、IL-8在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患者血浆IL-17与IL-8呈显著正相关(r=0.675,P=0.006)。治疗组血浆IL-17、IL-8均与病情均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731、0.523,P分别为0.002、0.045)。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IL-17、IL-8显著增高,治疗后IL-17、IL-8显著降低,且与病情变化明显相关。提示IL-17、IL-8可能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