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都机场周边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筛选适合因子预测蚊虫密度变化趋势。方法监测2011-2013年5-10月首都机场周边蚊虫密度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气象数据经膨化处理,用SPSS 20.0软件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蚊虫密度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结果蚊虫季节消长曲线为单峰型,5月出现,6-9月达高峰,10月消亡。蚊虫密度与前一月平均温度、前一月平均气压等相关,与月日照、相对湿度和温差无关。结论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有重要影响,可以利用气压、降雨量拟合模型预测蚊虫密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普通人群H7N9禽流感认知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顺义区普通人群中抽取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共420份,以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区和乡镇2组,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20人,其中男性201人(47.9%)。顺义区普通人群对H7N9禽流感主要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预防措施认知率分别为82.38%、74.52%、89.29%和59.76%。79.29%的调查对象知晓顺义区已经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70.47%的调查对象对于目前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感觉紧张。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有67.86%的人增加了洗手次数,82.38%选择少吃或不吃禽类产品。能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正确认知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居住地等因素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普通人群最关注的信息是疫情动态(74.29%),对政府疫情信息发布方面最满意(68.57%),城区组对政府评价好于乡镇组。结论顺义区普通人群已经掌握了部分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但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顺义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方法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四次共抽取顺义区3153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利用血凝抑制法检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人群甲型H1N1抗体总阳性率为33.2%,平均抗体滴度为1:15.3,抗体阳性者滴度水平集中在1:40~1:320,占总阳性数的41.4%。2010年1月、3-4月、7—8月和2011年3-4月四个时阎点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依次为34.6%(1:16.3)、43.5%(1:21.1)、27.7%(1:13.3)和26.6%(1: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0~5岁年龄组外,不同时间点年龄、地区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GMT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疫苗接种和甲型H1N1抗体阳性率间存在相关性,可增加抗体阳性率。结论顺义区已有33%的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保护性抗体,但抗体滴度水平较低,仅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屏障,接种流感疫苗是甲型H1N1抗体的保护性因素,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早期异常报告系统(the early aberration reporting system,EARS)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探测和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EARS中不依赖历史资料的C1、C2和C3三种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手足口病例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结果 C1方法发出手足口病聚集性预警4次;C2和C3方法发出手足口病聚集性预警8次.C1预警期间顺义区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8起,C1方法的灵敏度为65.12%,特异度为100.00%;C2和C3预警期间顺义区共报告聚集性疫情40起,C2和C3方法的灵敏度为93.02%,特异度为100.00%.对2011年手足口病数据分析可知,C2和C3两种方法能早期探测到手足口病的聚集性和暴发.结论 利用EARS中不依赖历史资料的方法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的对传染病聚集性和暴发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顺义区10所中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中学生1 756名,目前顺义区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一般,高中组学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组.在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态度的调查中,80.58%的调查对象认为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实际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5.16%.通过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活动是中学生获取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目前顺义区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今后应采用不同方式加大对中学生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采用SaTScan 9.0软件)对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3月13日~7月16日,回顾性时空聚集分析确定了6个可能的手足口病发病聚集区域.4月10日~5月7日期间,高丽营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1×10-9);5月8日~21日期间,张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3.8×10-8);6月19日~7月16日期间,南彩地区和北小营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5.3×10-5);3月13日~4月9日期间,天竺地区和仁和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4.5×10-4);5月22日~6月4日期间,胜利街道和光明街道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2.5×10 3);5月22日~6月18日期间,牛山镇、赵全营镇、北石槽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7.6×10-3).结论 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是评价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为阐明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特征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智超  刘伟芳  张文增  唐莹 《北京医学》2013,35(12):999-1002
目的评价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母亲为HBsAg阴性的婴儿(普通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血清学资料。结果224例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中,HBsAg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2.2%;HBsAb阳性者204例。219例HBsAg阴性婴儿和165例普通婴儿的HBsAb阳性率分别为93.2%和99.4%。母亲HBsAg、HBeAg双阳性者、母亲单阳性者(HBsAg阳性)及母亲HBsAg阳性、HBeAg不详者,3组的免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HBsAg阳性婴儿免疫效果比普通婴儿差(P〈0.01)。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接种10μg剂量进口疫苗和10μg剂量“搭配接种方案”的免疫效果均优于5μg国产疫苗(P〈0.05)。母亲HBsAg阳性是阻碍婴儿HBsAb产生的影响因素(OR=0.086,P=0.035)。结论顺义区现行乙肝免疫策略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免疫效果较理想,但较普通婴儿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005~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分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3名儿童,抗-HBs阳性者185人,阳性率为85.7%,无(弱)应答率为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B首针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分娩方式及母亲HBV感染状况是影响儿童抗-HBs无弱应答率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0.264、2.292、2.158和0.37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HepB首针未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较大、顺产及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时容易发生无(弱)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传染病监测系统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与控制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和被监测系统发现的时间差等指标来评价疫情发现的及时性;通过比较两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持续时间和爆发疫情的罹患率来评价疫情控制的有效性。结果共发生7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症状监测系统发现3起,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4起。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109.00h,直报系统为201.50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结束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323.67h,直报系统为603.75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罹患率为11.8%,直报系统为1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监测系统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的及时性和疫情控制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染病直报系统,但症状监测系统并不能发现所有的爆发疫情,应充分发挥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各自优点,及时发现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防治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自顺义区28家医疗机构抽取213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在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全部回答正确者为18人,知晓率为9.0%,肝炎知识4个部分知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级医院医务人员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4%,乡镇级医院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0.6%,两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组医务人员回答全部正确率为4.1%,防保组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1.8%,两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医务人员态度的调查中,表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的医务人员比例为95.5%,实际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5%;91.2%的医务人员表示通过专业书籍获取相关信息。结论目前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今后应采用不同方式加大对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