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遗传多样性.方法 2009-2011年7月在云南省边境地区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经H5/Nl亚型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阳性样品进行病毒HA基因扩增,克隆至pMD 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36份阳性样品病毒HA基因测序获得15种HA序列,存在2个不同进化分支(2.3.2、2.3.4),2.3.2进一步可划分为3个进化小分支(Ⅱ-1~Ⅱ-3),2.3.4进一步可划分为2个进化小分支(Ⅰ-1和Ⅰ-2).2.3.2Ⅱ-1、Ⅱ-2毒株是新出现的H5N1亚型病毒变异株.结论 2009- 2011年7月云南省边境地区H5N1亚型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病毒经历了多分支(2.3.2、2.3.4)至单一支(2.3.2)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狂犬病毒的流行情况以及街毒株N、G基因结构特征,为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提供初步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省2006-2010年10株狂犬病街毒株N、G基因进行全基因克隆、测序,并与已知国内外代表毒株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研究的10个云南毒株与Ⅱ、Ⅲ、Ⅳ、Ⅴ、Ⅵ、Ⅶ型代表毒株N、G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1%~78.5%、58.4%~71.0%,与基因Ⅰ型毒株序列同源性为85.2%~90.1%、82.7~99.6%,云南毒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3%~99.2%、86.0~99.6%。云南10个毒株均为基因Ⅰ型和血清1型毒株,分为2个进化分支,除YNTC06与GXN119和HM88单独属于分支Ⅲ外,其余云南毒株均分布在分支Ⅰ上,且进一步分为3个小亚分支。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各毒株氨基酸位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YNTC06在360、369、375等多个NP抗原位点存在变异;云南毒株在GP330、333位毒力决定位点未发生变异,均为强毒株。结论云南狂犬病毒属于基因Ⅰ型,存在2个分支;云南狂犬病毒NP和GP存在特异性氨基酸变异位点,其基因结构及变异、亚组群划分与地理位置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粒子重要表面抗原之一,其抗原性差异决定病毒神经氨酸酶亚型(N1-N9)的划分。NA介导病毒对敏感细胞的侵染及协助子代病毒粒子的成熟和释放,与病毒的宿主嗜性及毒力有关。方法:对2003~2009年期间采集自云南境外家禽的H5N1亚型阳性样品中病毒NA基因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代表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认识云南境外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结果:21份代表性病毒样品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4.3%~99.3%、93.1%~99.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划分为6个不同进化(亚)分支(1、7、9、2.4、2.3.2、2.3.4),其中进化亚分支2.3.4毒株已成为当前云南境外流行的优势毒株;所有云南境外毒株NA蛋白的49-68位氨基酸均存在缺失。结论:糖基化位点存在特有变异;云南境外毒株对Oseltam ivir(达菲)类抗病毒药物可能无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2009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群体缺乏对某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该病毒在人群中存在且能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时,极易引起全球流感大暴发.历史上引起3次流感大暴发的流感病毒(1918年H1N1、1957年H2N2和1968年H3N2)(H或HA:hemagglutinin,血凝素;N或NA:neuraminidase,神经氨酸酶)全部或部分基因组均来源于动物流感病毒,特别是病毒HA基因最终均可追溯到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6.
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人畜共患传染病。1989年,我们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怒江等五个地区的家畜,进行了EHF血清抗体的调查。材料和方法 1、EHF诊断抗原和阳性对照血清,分别由云南省流行病研究所、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提供。按EHF的Hi方法进行,≥1∶20判为阳性。2、被检血清及处理:采集怒江、东川、昆明,玉溪、大理五个地区的猪、牛、马、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云南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NSl、NS2基因变异特征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在云南边境地区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经H5N1亚型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阳性样品对病毒N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Z至pMDl8一T载体测序,获得NSl、NS2基因序列,并与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自1240份样品中检出H5N]亚型阳性样品71份,阳性率为5.72%;30份代表性阳性样品病毒NS基因测序获得17种序列,存在3个不同进化(亚)分支(I一1、I一2、Ⅱ);NSl/NS2基因与病毒血凝素(HA)基因呈现不同进化关系;NSl蛋白涉及核定位信号区、RNA结合区、效应区及其他致病性相关的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替代或突变。结论 云南边境地区H5N1亚型病毒NSl/NS2基因具有遗传差异,2010年以来NS基因进化分支I一2、Ⅱ已成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9.
10.
禽流感病毒M1蛋白型特异性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M1)型特异性表位进行定位研究。方法采用针对禽流感病毒M1蛋白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淘选M13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进行M1蛋白表(拟)位分析。采用ELISA、竞争性ELISA、免疫印迹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筛选获得共有序列NxPHLR,定位于M1蛋白222-224位(HPN)、229-230位(LR)氨基酸区域。含有NxPHL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与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天然病毒抗原抑制或阻断,表明拟位多肽真实模拟了天然病毒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结论M1蛋白222-230位氨基酸(HPNSSARLR)序列构成了流感病毒型特异性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