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气体灭菌效果和检测方法,以保证灭菌质量。方法:对本院常用的两种低温气体灭菌剂环氧乙烷和甲醛,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生物指示管分别选择不同时间和不同方法进行灭菌效能检测。结果:环氧乙烷全自动灭菌(全过程16h)和甲醛催化法灭菌≥2h均可达到灭菌要求,而甲醛催化法灭菌时间少于2h和甲醛自然挥发法灭菌均达不到灭菌水平。结论:环氧乙烷生物指示管可应用于甲醛气体的灭菌检测;环氧乙烷全自动灭菌和甲醛催化法灭菌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手术器械灭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齿形结扎加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齿形结扎加断桥缝合术,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对照.观察两组愈合时间、创面水肿、肛管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并发症少.结论:齿形结扎加断桥缝合术可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4年9月份出院病历3525份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设制专用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4.64%,单种抗菌药物占使用人数的70.73%,预防性使用率为31.18%;标本送检率为41.12%,其中手术科室标本送检率为22.40%,非手术科室标本送检率为66.22%.结论: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且大部分为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低,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2例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699-699
肝硬化腹水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比较困难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以来 ,住院和门诊肝硬化腹水患者 5 2例 ,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4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 6 5岁。乙肝后肝硬化 2 9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原因不明者 5例 ;中医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型 18例 ,脾肾阳虚型 5例 ,肝肾阴虚型 8例 ,湿热蕴结型 15例 ,肝脾血瘀型 6例。1.2 治疗方法 :西医给予保肝、利尿、支持及纠正水电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置管引流结合九一丹灌注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治疗组采用置管引流结合九一丹灌注,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肛门功能保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未愈2例,对照组未愈1例,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33.4±4.8)d,较对照组(36.5±5.0)d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伤口痊愈时、随访6月时两组的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治疗组肛门自制功能损伤小。结论:置管引流结合九一丹灌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治疗时间,肛门括约肌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50便均根据头颅CT和MR 诊蛛网膜囊肿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50便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池之间的 显向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腔隙梗塞是一种少见疾病,由于人们认识不足,以往多被误诊为脑挫伤、脑内血肿等疾病。随着CT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病确诊率不断增高。自1990年11月~1997年12月我们共确诊治疗小儿外伤性腔隙梗塞96例,其中误诊20例(院内2例,院外18例)。现将...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监护室(ICU)是现代急救医学发展的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学专业,为了解ICU医院感染情况,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笔者对我院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全程安全管理方法. 方法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从购置、发放、至使用后处理制定全程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 结果通过1年的全程环节质量管理,杜绝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医院,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回收率达98%,毁形率100%. 结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全程安全管理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方法结合体内实验探讨槐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主要化合物和靶点,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多个数据库筛选药物活性成分、药物靶点和UC疾病基因,并进行拓扑分析,构建“化合物-药物靶点-疾病基因”关系网络。利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候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和生物通路(KEGG)富集分析。通过SYBYL X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获取总评分、共识评分和结合位点。利用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建立UC小鼠模型,槐花散干预后,评估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病理,RT-qPCR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6、IL-1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槐花散中有20个化合物对应375个靶点对121个UC疾病基因产生影响。对72个关键靶点作GO功能分析筛选得303个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223条,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25条,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55条。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8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对应的化合物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实验显示,槐花散可以改善UC小鼠DAI评分,下调IL-6、IL-17的表达,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槐花散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槐花散治疗UC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