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霉酚酸酯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 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B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收集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15例,以同期未发生大网膜包裹病例30例为对照,对比二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差异。同时,以是否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分组,对比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大网膜包裹的发生率。结果大网膜包裹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非大网膜包裹组;大网膜包裹组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则低于非大网膜包裹组。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发生大网膜包裹相关,可能是易于发生大网膜包裹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素血液透析是目前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常用的一种抗凝方法,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患者出血,然而其透析效率较低.本研究采用Kt/V值作为透析效率的衡量指标,通过检测Kt/V值,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溶质清除效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透析膜进行抗凝药物修饰,并初步评价其抗凝性能。【方法】以聚丙烯腈透析膜为基材,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进行膜修饰,通过亲水角测量法以及抗凝药物吸光度测定跟踪组装过程;复钙化时间检测、血小板粘附试验评价修饰膜的抗凝性能。【结果】亲水角随分子自组装的交替进行而呈锯齿状规律性的变化,抗凝药物阿加曲班的吸光度随组装的进行基本呈线性增加;修饰膜的复钙化时间较未修饰膜明显延长,血小板粘附数目也明显减少,且活力降低。【结论】抗凝药物膜修饰技术基本可行,所得修饰膜具有较好的抗凝性能。  相似文献   
5.
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润  俞雷  张义雄  龙丽 《贵州医药》2006,30(1):8-10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A&A)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组。手术后第9d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铲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黄芪当归合剂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黄芪当归合剂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雏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PNS患者77例,其中PNS并发AKI患者27例为PNS+AKI组;PNS肾功能正常者50例为PNS组;同时设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正常组(CGN1组)和CGN肾功能异常组(CGN2组)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4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24h尿蛋白定量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胺酸(盯3)、游离四碘甲腺原胺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1)PNS+AKl组FT3、FT4值较各组明显降低(P〈0.05);而TSH无明显差异(P〉0.05)。(2)PNS+AKI组和PNS组TP、Alb、SCr有显著差异(P〉0.05)。(3)多元回归分析示Alb、SCr对FT3影响显著(P〈0.05)。结论PNS合并AKI时较PNS患者FT3、FT4明显降低,而TSH无明显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Alb的进一步降低和肾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与P-选择素的关系和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各20例的外周血P-选择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P-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尤其以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显著。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P-选择素水平与CRP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选择素可作为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预警指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能是P-选择素水平升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毒素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但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其合并症与病死率很高,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40%~50%[1]。为探讨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目前研究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而P-选择素和瘦素在血液透析高发心血管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对P-选择素和瘦素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对于进一步发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高发心血管疾病干预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当组织或器官发生缺血一段时间后,重新恢复缺血组织或器官的血流灌注或氧供应,将会造成其额外的损伤,使得缺血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血时进一步加重和恶化,这种临床病理生理过程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损伤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模型犬外周血含量的变化,探讨SMAE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自体血栓栓塞法建立SMAE动物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犬外周血TAT、IFABP及D-二聚体(DD)含量,自动生化分析仪测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栓塞后30min,SMAE组TAT值、IFABP值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假手术组比较,TAT值栓塞前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的IFAB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AE犬外周血DD值、LDH值也明显升高,但升高时间迟于TAT和IFABP。检验效能分析显示:联合TAT和IFABP检测可保持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并提高诊断特异性。结论:TAT、IFABP可能作为SMAE的早期诊断指标,但需将二者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