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莆田市登革热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为莆田口岸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对莆田市登革热疫情情况及病例个案和口岸媒介监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报告登革热113例,疫情涉及1区6个乡镇和街道;病例基本集中在8~10月份,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结论莆田市登革热疫情具有季节性、地方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等特征。加强监测力度,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口岸查验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加大对居民的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登革热防控意识,是控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病死率几乎达100%,在狂犬病尚无特效疗法情况下,本组128例头面部,虞四肢多数犬及其他动物咬伤者,除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外,采用注射狂犬病疫羁和抗狂犬血清联合免疫疗法,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不仅使用安全,可靠,无副作用,而且免疫保护效果肯定,没有发生狂犬病。  相似文献   
3.
莆田市2008年4月发现一例登革热疑似病例。作者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清进行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登革热确诊病例,该病例为在马来西亚感染后的输入性病例。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未发生二代病例。作者提出莆田市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流行的风险大,应采取防控措施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相似文献   
4.
莆田市2008年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最早于1873年厦门岛爆发流行;2004年9~10月份福州市发生爆发流行;2007年8~10月份莆田市涵江区发生局部爆发流行。2008年4月11日12时,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涵江区医院收住1例输入性登革热疑似病例,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即协同CDC对此病例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莆田口岸出入境体检人员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927名出入境体检人员中,共检出抗-HCV阳性93例,感染率为0.94%;男女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中以60~年龄组HCV感染率(6.25%)最高;各类出入境人员中以公商务人员HCV感染率(5.98%)最高.结论 应加强口岸丙型肝炎预防控制工作,尽早制定丙肝行业确认诊断及出证标准,提高HCV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莆田口岸2005~2006年104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10 401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传染病病原感染者2 084人,检出率为20.04%.其中男性检出率20.94%,女性检出率17-31%.检出率存在统计学意义(x2=16.00,p<0.01).5类传染病分布各不相同.HBsAg阳性检出率劳务人员最高.丙肝、梅毒、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均以公商务人员最高,HIV抗体阳性者船员2例、劳务1例.结论 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劳务、船员为主体人群,是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2例艾滋病感染者引起家庭内传播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 1 翁×× ,男 ,35岁 ,莆田县梧塘镇人。该患者于 1993年 4月赴新加坡做劳工 ,1995年 4月回国经厦门入境确诊为 HIV感染 ,回国后夫妻一起生活。 1998年 6月间 ,夫妻能积极配合卫生管理 ,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其家属 HIV抗体检查均为阴性。 1998年 6月后 ,患者自认为身体健康 ,忽视医生的忠告 ,在夫妻性生活中放弃保护措施 ,间断使用避孕套 ,于 1999年 12月对其家属监测检查时发现 HIV抗体阳性 ,经福建省艾滋病监测中心证实 ,确诊为 HIV感染者。病例 2 郭×× ,男 ,4 4岁 ,莆田县江口镇人。该患者于 1991年 11月赴澳门做工 ,1994年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掌握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P-ELISA试验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对2003 ̄2005年17 696名经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总检出率为0.27%。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和旅游探亲人员为主,男女之比为3.8:1,年龄分布在30 ̄60岁之间,以30 ̄49岁为主,占77.08%,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在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过程中,应加强更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监测水平,尽早控制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9.
1 资料来源麻疹资料来源于莆田市疫情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血清学调查和计免统计资料。2 结果2 .1 流行特征  1两年发病情况 :全市 1999年麻疹发病12例 ,死亡 1例 ,发病率为 0 .41/ 10万 ,1998年发病 194例 ,死亡 2例 ,发病率为 6.65 / 10万 ,2年相比 ,1999年麻疹发病率比 1998年下降 94%。2地区分布 :病例分布在全市 4个县区 2 9个乡镇 5 8个村 ,以莆田 10 1例、仙游 93例两县病例居多 ,分别占发病数的 49%和 45 % ,病例多呈散在发生。 3时间分布 :全市麻疹发病高峰期在 3~ 4月 ,为春季小高峰。 4性别年龄构成 :病例主要发生在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秀屿港蝇类种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与地方卫生部门对医学媒介生物及虫媒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捕集法.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经鉴定蝇类种群组成为四科十八属三十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结论 基本摸清秀屿港口岸蝇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对实施蝇类生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