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血液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 收集临床血液标本分离的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6株,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分别检测SHV、TEM、CTX-M、PER、CTX-M-2、Ampc、GES基因,DNA测序确定CTX-M、TEM基因型.结果 在26株菌株中15株为CTX-M型,占57.69%,11株为TEM型,占42.31%.结论 本地区临床血液标本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TEM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保定、郑州、洛阳三地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的分离率和基因型,并了解常见菌株的耐药率。方法收集2014年6—9月保定、郑州、洛阳三地医院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的阴性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统计各地收集到的阴性菌株数量,并鉴定各地产ESBLs菌株数量,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煮沸法提取产ESBLs耐药菌质粒DNA,采用PCR技术检测TEM基因型的菌株数量,并统计主要阴性菌株的耐药率。结果保定、洛阳、郑州三地共收集阴性菌株163株,其中保定占25.2%,郑州占45.4%,洛阳占29.4%,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分别占为56.4%、38.1%,产ESBLs菌占27.0%,其中保定、洛阳、郑州产ESBLs阴性菌株的构成比依次为19.5%、20.8%和35.1%,TEM型占59.1%。对耐药情况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甚至对亚胺培南无耐药性。结论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日益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标本分离的产ESBLs菌株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是TEM型。  相似文献   
3.
左艳君  赵志军  贾伟  李刚  师志云  魏军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492-494,I0001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离率、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标本281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技术分别检测TEM、CTX-M基因。结果在281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86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ESBLs,产酶率为66.2%。在186株ESBLs菌株中有111株为TEM型,占59.7%,有66株为CTX-M型,占35.5%。结论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为严重,而且存在多重耐药;本地区临床标本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TEM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板蓝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2013年1—4月选取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CCl4组(B组)、低剂量板蓝根组(C组)和高剂量板蓝根组(D组)各10只,A、B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次/d;C组腹腔注射板蓝根剂20 ml/kg,1次/d;D组腹腔注射板蓝根剂80 ml/kg,1次/d,四组均注射10 d。末次给药2 h后,B、C、D三组均腹腔注射1 ml/L的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建立急性CCl4小鼠肝损伤模型。比较四组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血清ALT、AST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空泡变性、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情况A组分别为0、0、0只,B组分别为8、10、10只,C组分别为7、6、7只,D组分别为5、4、5只。SOD、MDA水平A组分别为(36.24±3.12)U/mg、(5.20±1.93)nmol/mg,B组分别为(19.21±5.67)U/mg、(8.96±2.65)nmol/mg,C组分别为(25.72±4.35)U/mg、(8.65±2.22)nmol/mg,D组分别为(34.61±4.66)U/mg、(5.98±2.15)nmol/mg。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两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AST水平A组分别为(39.06±15.42)、(42.34±16.27)U/L,B组分别为(129.46±39.01)、(144.14±30.51)U/L,C组分别为(100.68±29.36)、(106.54±30.36)U/L,D组分别为(74.25±25.87)、(81.73±20.21)U/L。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两组ALT、AST的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板蓝根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适应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在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发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教学改革后,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反映良好.结论 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阳性菌株。结果196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89株(45.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茵和变形杆菌在ESBLs阳性菌株中的构成比依次为46.1%、50.6%和1.1%,产酶率则分别为43.6%、51.1%和16.7%。89株产ESBLs菌的来源构成比为痰48.3%、尿29.2%、分泌物12.3%、血液7.9%。结论ESBLs的产生是肠杆菌科细菌对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实验室应加强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直方图在血液病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主要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又称白细胞粒度分布直方图)的横坐标是表示各种不同类型体积大小白细胞的相对位置,并标有125、250、375fl;纵坐标是表示各种容积的白细胞相对数量比例。其曲线是经微机处理由256个区域的频数直方修饰而成的坐标图形。白细胞直方图是按三分类法将白细胞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大白细胞是指中性粒细胞;中自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小白细胞是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适应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方法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实验等发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教学改革后,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反映良好,提高了教学效果。结论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仍需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