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
湛江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抗凝血杀鼠剂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抗药性.湛江地区从70年代开始试用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80年代推广使用, 1988~1992年黄胸鼠抗药性达到 2.41%~14% [1-3].为掌握近几年湛江地区鼠类抗药性发生程度,1999年10~12月对湛江市和雷州市的黄胸鼠和褐家鼠进行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大型项目开发前传染病宿主及媒介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依据。方法:以湛江湖光大峡谷为中心,5公里半径范围内进行调查,分山地、坡地、农田、家舍四个生境,共查1000只以上鼠形动物。采用夹日法调查鼠密度,再用笼捕法捕捉活鼠,分类后,抽取部分优势鼠种检其体表寄生动物,对所有活鼠采集其血、肝、脾等标本作血清学和鼠疫细菌学检查。结果:共查出有鼠形动物2目2科8种,家鼠鼠密度为7.52%、野鼠鼠密度4.23%,家鼠以黄胸鼠和褐家鼠、野鼠以黄毛鼠为优势种;从两优势种各抽20只鼠检其体表寄生动物,检得革螨221匹、蜱64匹、蚤24匹;对1034只活鼠取内脏作细菌培养均未检出鼠疫菌、取血作IHA、RIP血清学检查也未发现阳性检材。结论:该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动物的种类简单,均是雷州半岛常见种;作鼠疫疫源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疫源地仍处于静息状态,该地区的大型建设项目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深圳市自1986年起使用抗凝血灭鼠剂,1992年以后在全市大面积使用。为掌握鼠类是否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1998年11月进行了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鼠 褐家鼠,捕自深圳市八卦、景田、梅林、莲花等小区,以建筑工地和酒家为主,选择健康、未孕、无外伤、体重80g以上成年鼠供试。1.2 毒饵 杀鼠灵,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提供,配制成0.005%大米毒饵。参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规定的试验方法〔2〕。试鼠试前经第2次筛选后,称重、鉴别雌雄、编号、单个笼养(笼规格为25×25×30cm),适应14d后,给食2d无毒大米,再连续给食杀鼠灵毒饵6d…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鼠形动物种群中汉坦病毒的自然感染情况,为肾综合症出血热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笼夜法在湛江地区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首先进行分类鉴定,然后解剖和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FRSIgM抗体。结果在本地区共捕获鼠形动物379只2目2科4属7种。家鼠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鼠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其中不同鼠形动物自然感染率板齿鼠为4.26%,黄毛鼠为3.60%,黄胸鼠为3.57%,褐家鼠为0.90%;其他鼠形动物小家鼠、屋顶鼠、臭鼩鼱感染率均为0。结论湛江地区鼠类自然汉坦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家鼠和野鼠两型为宿主的汉坦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东湛江东海岛开发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为东海岛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卫生保障.方法 2004年收集基本资料进行野外和室内生境的鼠形动物区系及媒介蚤调查和鼠疫病原学血清学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 029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野外生境黄毛鼠为优势种,占总捕获率的7.61%,家栖鼠以黄胸鼠为主,占总捕获率的11%,共收集蚤47只,分属于2科2种,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占77.27%,IHA血凝975份,结果全部为阴性.做病原学压印培养1 034份也全部为阴性.结论目前在东海岛不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但要加强监测和制定长期的灭鼠灭蚤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